生态环境部等多部门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25-2025年秋冬季大气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展开秋冬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行动
根据消息,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与北京、天津等地方共同制定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这一方案的出台,标志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节的空气质量改善行动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该《方案》明确了治理目标,要求在秋冬季节(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期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4%,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6%。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地及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治理措施。
其中,天津市在2019年12月底前关停了荣程钢铁的一座588立方米高炉。河北省则积极压减钢铁、焦炭、水泥和平板玻璃产能,计划在年底前退出钢铁产能1万吨、焦炭产能300万吨等。山西省和山东省也分别压减了钢铁和焦化产能。河北省还加快了对于1000立方米以下炼钢用生铁高炉和100吨以下转炉的压减。
《方案》还强调了清洁化企业集群的建设。在2019年10月底前,各地需制定综合整治方案,从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等方面提出具体治理任务,加强无组织排放控制,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环保治理水平。坚决反对“一刀切”,依法开展整治工作。
《方案》还要求各地在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方面加强管理。例如,在2019年12月底前,河北省和山西省分别完成了钢铁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和炉膛直径3米以下燃料类煤气发生炉的淘汰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加强物流行业的环保治理,2019年10月底前,各地还需对大型工矿企业和新建物流园区的铁路专用线建设情况进行摸排。这一措施旨在推动物流行业的绿色化发展,减少货物运输过程中的污染排放。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的出台,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节的空气质量改善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相信这一地区的空气质量会得到显著改善,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健康、宜居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