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拟出台管理办法规范全国温室气体自
【资料图】近日,新华社从北京发出报道,生态环境部公开征求《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意见。这一行动标志着我国正朝着进一步规范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及相关活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据了解,社会各界对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充满期待。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仅在火力发电企业开展,计划逐步覆盖其他重点排放行业。仍有许多对减碳增汇有重要贡献的行业,如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和节能增效等,无法通过现有市场机制获得减排经济回报。启动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将激励更广泛的行业和企业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的负责人表示,随着国际民航碳减排和抵销市场机制以及《巴黎协定》下的全球碳市场机制的陆续实施,碳排放要求将更多地融入到各国的贸易和投资等经济活动中。我国需要建立相对灵活的自愿减排交易机制来应对这一挑战。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启动将为各类社会主体提供一个平台,允许他们根据相关技术规范自主开发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这些项目产生的减排效果经过科学量化核证后,可以在市场上出售并获取相应的收益。这不仅为减排项目提供了经济回报,也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竞争优势。
作为保障市场有序运行的基础性制度,《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对于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登记、减排量核查与登记、减排量交易以及审定与核查机构管理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不仅保障了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也明确了各市场参与主体的权利和责任。
生态环境部正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启动工作。除了制定管理办法和相关配套管理制度外,还建设了全国统一的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生态环境部还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建立部际联合监管机制,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确保数据质量。
随着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启动,我国将能够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推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这将为我国的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也将有助于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