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君主的胡亥是怎么样的?他的成长环境是怎样的?
故事由大门风水网的小编带来,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请跟随我继续往下看。
一直以来,胡亥的评价都是负面的。人们普遍认为他的皇位是通过篡改遗诏、兄弟后得来的,这使得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变得残暴、顽劣。但胡亥真的是这样的人吗?他的成长环境又塑造了他怎样的人格呢?
胡亥,全名赢胡亥,是秦始皇最小的儿子,后来被称为秦二世。他少时曾跟随赵高中车府令学习狱法。秦始皇的出游及病逝沙丘宫平台,使胡亥的命运发生了转折。在赵高的帮助下,他杀死了众多兄弟姐妹,逼死了扶苏,最终登上了皇帝的宝座。秦二世即位后,赵高掌握了实权,统治残暴,最终引发了起义和六国旧贵族的复国运动。公元前207年,胡亥在望夷宫被赵高的心腹阎乐逼迫自杀,年仅二十四岁。
作为第一个大一统政权的亡国之君,胡亥的历史评价自然是负面的。历史真相往往隐藏在层层迷雾之中。让我们尝试从胡亥的成长环境来分析他的性格和人生轨迹。
胡亥出生的年代,秦国已经日渐强大,逐渐超越了其他六国。他是秦始皇的后宫所生的孩子,从小应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年少天真无邪的他,可能并没有接受过严格的教育和规矩束缚。这也使得他养成了一种顽皮、不受约束的性格。而秦始皇出于对他的喜爱,并没有过多苛责他,这也使得他的行为风格更加大胆和冒险。
随着统一战争的持续进行,秦始皇进入了异常繁忙的状态。胡亥脱离了父亲的管束,愈发顽皮和不服管教。于是秦始皇让自己的亲信赵高教导胡亥学习秦法,代为管教。赵高才华横溢,通晓律法,他对胡亥的教育方式更多的是放纵和迎合。这使得胡亥对赵高产生了深厚的信任和感情。这种信任掺杂着朋友和亲人的感情,是胡亥对亲情的渴望和对美好世界的憧憬。这种信任和感情贯穿了胡亥短暂的一生。
在灭六国完成统一后,秦始皇的声望达到了顶峰。胡亥也为有这样一位父亲而感到自豪。他目睹父亲一生勤于政务,对父亲的信赖和爱戴也越发深厚。然而生命的短暂和生死轮回的无奈让胡亥早早生出生命苦短的强烈感受。这种经历影响了胡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胡亥登基后,做出了一系列令人震惊的决策。他诛杀了众多的兄弟,这无疑是他自身力量的削弱,如同自断一臂。接着,他又铲除了忠诚能干的臣子,如李斯等人,这使他失去了另一只臂膀。这些举动让群臣惶恐不安,离心离德,直接导致了秦朝的覆灭。虽然胡亥对秦朝的覆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赵高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更是关键。
在秦二世时期,赵高的意志几乎代表了朝廷的决策。胡亥要么被赵高蒙蔽,要么对其决策默许,他已经失去了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与外界的联系只能通过赵高。赵高在任职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使得朝廷的征役刑罚更加严酷,他甚至比秦始皇还要残暴。
胡亥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他只希望享受人生,毫无政治野心和手段。他没有帝王的命,却被强行推上了秦皇的位置。他的软弱和无能使得赵高等奸臣得以篡权,导致秦朝迅速走向衰败。最终,胡亥落得自杀身亡的下场,这无疑是可悲的。
他的故事让人深思,一个无背景、无培训、无准备的人被推上皇位,面对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国家重任,他显得力不从心。这也提醒我们,成为领导者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和才能,更需要具备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智慧。胡亥的失败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对无准备者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