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愿意来、留得住、能发展 营商环境越来越好
持续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中国激发市场活力的新征程
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推进,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实,以及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的大幅压缩,我国在“十三五”期间致力于创新、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在这场改革大潮中,中国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要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加快对外开放步伐,降低市场运行成本,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如今,中国正朝着这一方向努力前进。
门槛更低、限制更少,中国的市场释放出强劲的“磁吸力”。无论是韩资企业乐金显示有限公司在山东省烟台市的成功案例,还是我国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中的排名跃升,都充分证明了中国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
实际使用外资的持续增长,也反映出中国营商环境的吸引力。2019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全球第二位。今年1至8月,尽管受到疫情影响,我国实际使用外资仍保持稳定增长。
服务更好、效率更高,“放管服”改革正在激发创业热情。如今,中国各地的政务服务都在不断优化,缩短办事时限,提高办事效率。从富博(广州)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的进口设备快速通关,到武汉笑农机械设备租赁有限公司的快速注册,都体现了中国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
中国的创业环境也大幅改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国市场主体持续增长,每天平均新增6.4万户。这些数字背后,是中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努力和市场主体的活力。
“十三五”期间,中国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优化营商环境按下“快进键”。未来,中国将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中国的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们期待着更加美好的明天!随着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成功推进,与全国25个口岸管理部门的“总对总”系统实现了无缝对接和信息共享,覆盖了全国所有口岸。这一进展不仅优化了贸易流程,更在时间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7月,全国进口整体通关时间缩短至38.5小时,出口整体通关时间更是惊喜地达到了仅2.2小时,与2017年相比,分别压缩了60.4%和82.2%。这无疑为企业减轻了负担,加快了步伐。
在减税降费的政策引领下,“包袱”更轻,步履更快。市场主体活力在减税降费的推动下不断增强。江苏邳州大元电机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王支业表示,上半年的社保费减免为他们带来了近50万元的现金流,这使得公司能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技术创新中,并成功新设立6个研发项目。
“十三五”期间,我国深入推进“营改增”改革,减税降费政策大规模实施,让更多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减负效应,得以轻装前行。从下调增值税税率到降低社保费率,再到实施部分先进制造业留抵退税,减税降费的重点始终指向实体经济。自2016年至2019年,我国通过减税降费累计为企业减轻负担超过7万亿元。
今年,我国继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以帮助企业应对困难。前8个月,累计为企业减负超过1.8万亿元。上半年,全国10万户重点税源企业的每百元营业收入税费负担同比再降0.65元。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头戏”,减税降费政策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将切实增强实体经济发展后劲,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这些减税降费的好政策不仅让企业受益,更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它们为企业减轻了负担,让企业有更多的空间和资源去创新和发展。在积极财政政策的推动下,实体经济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后劲,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无疑是一个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记者 杜海涛 罗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