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潮湿环境易患肾炎 肾小球肾炎如何护理?
肾小球,这个肾脏的微小单元,承载着巨大的压力。当谈及肾小球肾炎时,我们不仅要深入了解其病因病机,更要把握治疗的最佳时机。因为,身体的每一个需求都是不容许延迟的,肾脏尤其如此。一旦拖延,给身体带来的伤害将无法估量。
在中医的语境下,肾小球肾炎被归入“虚劳”的范畴。它的发生并非偶然,而是由外邪侵袭,内伤脾肾导致的。想象一下,当脾肾功能失调,气阴亏损,体内的水津散布、气化就会受到阻碍,导致水液泛溢肌肤,出现肿满。
那么,哪些因素是导致肾小球肾炎的常见病因呢?
居住环境潮湿、涉水冒雨等都可能让水湿之气内侵。不节制的饮食,也会导致湿蕴于中,脾失健运。如果湿郁化热,那就像是一团火在中焦蒸腾,上蒙,让正气更加虚损,症状自然更加严重。
劳倦伤脾、饥饱失常等因素也会导致脾气日见亏损,进而影响到肾,造成脾肾两虚。甚至有的人因为素体虚弱,或病后体弱,肾气内伤,导致肾阳不足,无法温养脾土,使病情雪上加霜。
肾小球肾炎的发病原因复杂且尚未完全明确。医学界猜测可能是肾小球基膜合成的遗传性缺陷引起的。这种病有一个显著特点:有明显的家族史。在有的家庭中,几代人里都有人患病。血尿是遗传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表现,尤其常见于青年男性。
在疾病初期,虚实夹杂的症状较为常见,如肺肾气虚、水湿内聚。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发展,可能会转为气阴两虚,甚至肝或脾肾阳虚。还可能出现湿热、瘀血相杂,外感、水湿相混等兼夹邪实的症状。
肾小球肾炎的症状表现多样:患者可能面色苍白、唇甲苍白,出现面部、眼部甚至双下肢的水肿,严重者甚至可能有胸水、腹水。腰部可能出现酸软疼痛,劳累后加重,主要在脊肋角部位。大多数患者还会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尿异常改变是慢性肾炎患者必有的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贫血、肾功能不全等表现。
肾小球肾炎是一种需要及早治疗的疾病。我们不仅要深入理解其病因病机,还要密切关注其症状表现,以便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因为肾脏的健康关乎我们每一个瞬间的活力与生命的质量。高血压,一种普遍存在的疾病,常常伴随着患者生活的每个阶段。许多患者可能经历持续性或间歇性的血压升高,这种波动可能引发头胀、头晕、头痛、失眠以及记忆力减退等症状。长期的血压增高不仅可能加速肾功能的恶化,还可能对心肌造成损害。
在慢性肾炎的护理过程中,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施护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可以辨别阴阳、虚实。一般而言,水肿明显的患者,体质表现为本虚标实,强盛的体质则多实多热,虚弱的体质则多虚多寒。在护理过程中,除了定期测量体温、脉搏、血压以及24小时的出入水量,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呕吐、水肿等情况。一旦发现少尿、神疲嗜睡、口有尿味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
在药物治疗的慢性肾衰的辨证施护也至关重要。对于阳虚水肿、水毒内踞引起的皮肤瘙痒,应做好皮肤护理,防止感染。对于阴虚阳亢、水不涵木引起的头痛失眠、血压偏高等症状,需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呕吐、抽搐等情况。头痛时可通过针刺百会、太阳、合谷等穴位进行缓解。对于抽搐、呕吐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治疗。
在护理过程中,还应细心观察病情,告诫患者注意生活起居,避免外感风寒,防止劳累和防寒保暖。因为慢性肾炎往往因感染而急性发作,加重病情。病室应保持阳光充足、气温适宜、通风良好。
饮食调理也是促进康复的重要环节。有浮肿及高血压的患者需忌盐或进低盐饮食,肾功能减退的患者不可进高蛋白饮食,辛辣刺激也不相宜。辅助食疗普遍为常选之法,药疗辅食疗对患者康复大有裨益。
调节患者情绪,做好心理护理也非常必要。以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与患者促膝谈心,消除患者不必要的思想顾虑,树立乐观的情绪及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各方面关怀体贴患者,取得患者信任,为患者早日康复尽心尽职,使得中医护理工作做得更好。这样综合性的护理不仅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促进患者的康复,展现中医护理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