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长沙五一大道

环保要闻

环境过于干净 孩子反而易患特应性皮炎

来源:www.huanbaole.com    编辑: 环保网     时间:2025-08-10点击:

小明(化名)从小便与皮炎相伴,皮炎在他的脸、脖子、胳膊和腿上常年不退,日晒和考试都会使他的病情复发。这种经历让小朋友们都害怕他,不敢和他交朋友。家中堆积了数不清的药膏,父母也带他看过各大医院的皮肤科,但病情依然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小明说,他的最大愿望只是“晚上能睡一个安稳觉,能在阳光下和其他孩子一样自由地踢球”。

对于小明的困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的李巍教授解释道,特应性皮炎是一种由2型炎症反应引起的系统性免疫疾病,通俗地讲,可以叫作过敏性湿疹。湿疹是对症状的一种描述,如瘙痒、红斑、水疱、渗出、苔藓样变等,而特应性皮炎则强调病因,主要是强调过敏体质。

近些年,由于工业化、环境变迁、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增大等因素,过敏等免疫系统疾病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特应性皮炎作为其中之一,其发生率在过去30年间至少增加了3倍,全球总患病率已达22%。过敏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

李巍教授指出,特应性皮炎不仅仅是皮肤病,更是一种以皮肤病变为表现的系统性疾病。其发病机理取决于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首要原因是过敏体质,这由遗传基因决定。父母若患有特应性皮炎,孩子发生过敏性皮炎的概率会显著增高。但过敏体质并不等同于过敏,它指的是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敏感性。有时可以明确找到过敏源,但更多时候过敏源并不明确。由遗传决定的过敏体质使患者比正常人更容易发病,但具体发病与否、何时发病、以什么方式发病则与环境因素有关。环境因素包括微生物、环境污染物和化学品等,如雾霾、汽车尾气、家居洗洁剂、塑化剂等。精神压力易使病情加重和复发。

李巍教授还提到,特应性皮炎对儿童和青少年更为“青睐”。1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大概占30%,1-7岁的儿童则占10%以上。对于儿童而言,环境过于干净是发生特应性皮炎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卫生假说”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所证实。适量的环境微生物对儿童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家长应避免让孩子过于清洁,给孩子适量的微生物暴露有助于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

在治疗特应性皮炎时,这一群体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难以被满足。儿童和青少年对药物安全性的要求更高,家长往往由于担心药物副作用而不敢使用很多药物。一些医生对特应性皮炎认识不足,在诊断湿疹时没有关注孩子的过敏体质和过敏背景。李巍教授强调,临床上绝大部分的湿疹都可以诊断成特应性皮炎。

对于小明和众多患有特应性皮炎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的身体承受着莫大的痛苦,而治疗需求的满足更是难上加难。他们需要的不仅是身体上的治疗,更是心灵上的关怀和理解。希望社会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帮助他们走出皮炎的阴影,在阳光下自由地呼吸和玩耍。李巍医生主张对特应性皮炎进行轻、中、重程度的分级治疗,为不同等级的疾病定制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疾病管理的起点,我们重视基线治疗,也就是日常护理。她强调患者日常要使用护肤产品,如外用润肤露和保湿剂,保持皮肤的水分,合理的洗浴方式,选择棉质衣物,并尽量避免外界因素如光线、热刺激等诱发病情的恶化。

对于轻度特应性皮炎患者,治疗主要以外用药物为主,包括糖皮质激素和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这些外用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炎症和瘙痒等症状。

中度特应性皮炎患者在外用药物的基础上,需要口服抗组胺药物来进一步控制炎症和止痒。除此之外,光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如紫外线照射等。

而对于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则需要采用更为系统的治疗方法。这包括使用免疫抑制剂或者系统性的糖皮质激素。针对中度和重度患者,李巍医生还特别提到了生物制剂,如达必妥(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等靶向生物制剂以及其他新一代小分子靶向药物。

李巍医生解释说,这些生物制剂具有精准靶向、副作用较小的优势,尤其对于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中重度儿童和青少年患者,生物制剂为他们提供了更为合适的治疗选择。通过对疾病的精准分级治疗,结合个体化护理和用药,特应性皮炎的症状可以得到有效缓解,并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生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