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工程学院和环境与设计学院的共同课程正式出炉
自2021年8月起,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工程学院与设计与环境学院联手推出了全新的共同课程。这一创新举措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选择,让他们能够根据个人兴趣和专业发展方向进行深入。
面向未来,新加坡国立大学紧密关注社会对工作技能的需求演变。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数字革命的推进,各行各业对从业者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以工程师为例,他们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还需拥有设计眼光,并熟悉新技术的工作原理。同样,建筑师也需要对绿色技术、数据和人工智能有所了解,以适应净零能耗建筑的发展趋势。
为了应对这些行业挑战和需求变化,新加坡国立大学认识到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于是,工程学院与设计与环境学院的课程被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实现技能的相互渗透和融合。这种融合在日常生活随处可见,例如时尚的智能手机、电动汽车,以及新兴的净零能耗建筑和净正能源建筑,都是工程与设计的完美融合。
高级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何德华教授表示,学生需要走出单一学科领域,拥抱不同学科的交汇点,以应对未来的职业挑战。学生将有机会接触两所学院的全部课程,以培养不同领域的专业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享受更大的自主性和选择范围。
这些共同课程并非凭空设计,而是由10名新加坡国立大学学者和6名行业领袖组成的特别小组共同制定。他们结合雇主视角,着重培养学生未来的劳动力技能。资深城市规划师及建筑师蔡君炫博士强调,确保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务之急。新一代的专业人员需要具备跨学科协作能力,以寻求综合城市解决方案,提高全球生活水平。
DSO国防科技研究院首席执行官张志赫先生在评论工程环境的新变化时指出,新课程的推出是基于与业界的深入沟通,旨在在科技生态系统中创造更强大的协同效应和能力。他相信这些共同课程的毕业生将为社会和国家开发出有影响力的技术和解决方案。
全新的跨学科课程非常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目标量身定制学位课程。要完成这一课程并获得学位,学生需要完成一系列模块的学习,包括共同课程、通识教育、工程与设计跨学科技能、综合项目以及所选专业的模块和选修课程。
例如,工程学院的学生可以选择土木工程作为主修专业,同时选择项目管理学或建筑学作为辅修课程。通过四年的学习,他们不仅可以获得主修专业的知识,还能拓宽视野,掌握其他领域的关键技能。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模式将为学生打开无限的职业发展道路,并刺激整个创意产业在思维模式上的转变。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这一创新举措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能够应对未来的职业挑战和行业变化。通过跨学科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结合,学生将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技能,成为未来行业的领军人物。新加坡国立大学正迎来重塑工程学教育的良机。对此,工程学院的院长程文耀教授深感振奋。他表示:“我们正站在一个绝佳的起点,能够借此机会培养出既‘博学’又‘精深’的工程师。”程教授不仅是电机与电脑工程系的资深学者,还归国参与新加坡国立研究基金会的工作。
现今,跨学科攻读第二专业或辅修课程的工程学院学生仍属少数。但程教授坚信,随着新课程结构的逐步建立,将会有更多的学生接受这种融合多种学科的“混合”式培训。这种培训模式旨在打破传统学科界限,让学生们在更广阔的视野下工程学的奥秘。
与此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环境学院的院长、建筑与建设学教务长讲座教授林棋波也对此充满期待。林教授指出:“为了培养能够设想、创造和管理未来弹性城市的下一代专业人士,我们需要在本科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合作精神和学习能力。”
为了丰富和拓展学生的学习体验,设计与环境学院正与工程学院展开独特的合作。这种跨学院的合作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全面的知识,还能为他们开启新的机遇之门。想象一下,一个工程师不仅能够精通他的专业领域,还能够深入了解建筑、环境甚至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无疑将在未来的职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新加坡国立大学正走在培养新时代工程师的前沿,致力于打破传统教育模式,重塑工程学教育的未来。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们将有机会接触到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