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代大灭绝的研究揭示了恐龙在冰雪中占领地球 而不是在温暖的环境中
在三叠纪至侏罗纪大灭绝期间,火山爆发引发的灾难席卷全球,导致大量生物灭绝。恐龙,却在这场浩劫中存活并繁荣起来。这一切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让我们跟随新的研究,揭开恐龙生存之谜的面纱。
一项新研究揭示,恐龙之所以能在三叠纪至侏罗纪大灭绝期间生存下来,是因为它们已经适应了高纬度地区的冰冻条件。这一时期,世界被巨大的火山活动所笼罩,大规模火山爆发导致全球气候急剧变化,使得许多生物无法适应而灭绝。恐龙却在这场灾难中崭露头角。它们不仅适应了极地地区的冰冻环境,而且似乎在这种极端气候条件下得以幸存并扩散。这项研究的证据来自中国西北准噶尔盆地的挖掘,那里的冰蚀卵石和沉积物为恐龙的生存提供了线索。
在盘古超级大陆时期,大部分陆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大陆。地质学家称之为盘古大陆。在大约2.3亿年前的三叠纪时期,恐龙首次出现在温带南纬度地区。直到大约两亿年前的大灭绝事件之前,广阔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直被爬行动物所支配。在大灭绝期间,火山活动导致的全球气候急剧恶化可能是导致许多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大规模的火山爆发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急剧上升,导致陆地温度急剧上升和海水酸化。火山活动产生的硫磺气溶胶遮挡阳光,导致全球气温急剧下降和持续的冰冻状况。这些极端的气候条件可能是导致许多爬行动物灭绝的原因。恐龙由于其适应寒冷的能力得以幸存下来。
在准噶尔盆地发现的冰蚀卵石和其他证据支持了新研究的观点。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恐龙脚印和奇怪的岩石碎片,这些岩石碎片是冰沉积形成的证据。这些证据表明,恐龙已经适应了高纬度地区的冰冻环境。在大灭绝期间,极地地区的寒冷气候可能扩散到低纬度地区,杀死了许多不适应寒冷气候的爬行动物。已经适应寒冷环境的恐龙却得以幸存下来并向外扩散。这项研究的作者保罗·奥尔森表示:“恐龙从根本上说是适应寒冷的动物。”当其他地区变得寒冷时,它们已经准备好了应对寒冷的挑战而其他动物则没有做好准备。这项研究为我们揭示了恐龙生存的秘密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证据。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恐龙的生存策略和适应能力同时也让我们对地球历史和生物进化的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总之这项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一个令人惊叹的事实恐龙能够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生存下来并且成为地球上最具代表性的生物之一。在三叠纪至侏罗纪大灭绝的灾难中它们凭借其强大的适应能力和生存智慧成功地生存下来并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时代成为地球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存在。揭示恐龙时代准噶尔盆地的秘密:冰川与冬季生存
简而言之,当冰块在沿海陆地上形成并携带底层岩石碎片时,一种特殊的沉积物——IRD便应运而生。在某些特定时刻,这些冰因各种原因变得不稳定,漂流至邻近的水体中。随着冰块逐渐融化,原本被其包裹的岩石碎片便会降落至底部,与常见的细小沉积物混杂。地质学家长期以来一直专注于研究海洋中的古代IRD现象,这些现象通常由冰川和冰山推动形成,但在湖泊环境中却鲜少发现其踪迹。如今,准噶尔盆地的发现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增添了宝贵证据。
研究报告的共同作者、拉蒙特-多尔蒂地质学家丹尼斯·肯特表示:“这些卵石的来源可能追溯到冬季时期。当时湖水因沿岸卵石结冰而变得异常坚硬。随着气温回暖,冰块携带着卵石的样本漂浮至水面,最终将它们带到其他地方。”这一发现揭示了该地区的气候变化以及恐龙的生存策略。恐龙是如何做到的呢?自上世纪90年代起,众多证据表明非鸟类恐龙如暴龙都拥有原始羽毛。这些羽毛或许并非用于飞行,可能是为了交配展示而存在。但更重要的是,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保暖。也有证据表明许多恐龙拥有温血、高代谢的系统,这两种特质在寒冷条件下对恐龙极为有利。肯特指出:“火山爆发导致的极端寒冷可能给热带地区带来了灾难性的低温,许多大型裸体恐龙因此灭绝。那些适应寒冷环境的羽毛恐龙却在高纬度地区存活下来。”这一发现打破了人们对恐龙的传统认知。对此观点表示支持的还有爱丁堡大学古生物学和进化论教授斯蒂芬·布鲁萨特:“人们往往认为恐龙生活在热带丛林中,但实际上新研究指出高纬度地区在某些时期存在极端的寒冷气候。”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恐龙因为适应了这种寒冷环境得以存活。早期的恐龙专家Randall Irmis也同意这一观点,认为这是首次来自高纬度地区的详细证据和冰雪条件的真正证据。尽管我们对这一时代的主流看法是炎热和潮湿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时代的历史变迁和生存策略,未来的研究需要在像准噶尔盆地这样的前极地地区寻找化石证据。这些地区的化石记录并不丰富且难以寻找,因为这些岩石的颜色通常是灰色和黑色,与周围的地层形成鲜明对比,这使得寻找化石变得更为困难。“大多数古生物学家专注于晚侏罗纪时期的大型骨架化石研究,而很少关注这些古北极地区的微小线索。”这不仅仅是对过去历史的探寻之旅更是对恐龙如何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的智慧探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