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长沙五一大道

环保要闻

刷新纪录!我国青藏高原环境科学钻探深度达750米

来源:www.huanbaole.com    编辑: 环保网     时间:2025-08-07点击:

在我国科研人员不懈的与努力下,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再次传来喜讯。由方小敏院士带领的新生代环境团队,正在青藏高原腹地伦坡拉盆地开展超千米钻探计划,已经推进至750米,这一成就,无疑为青藏高原环境科学钻探刷新了新的纪录。

伦坡拉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平均海拔高达4600米。这片看似荒凉的大地,却蕴藏着丰富的科研宝藏。沉积了距今5500万年以来青藏高原最连续的新生代地层,是我国青藏高原本部第一个产油盆地。更令人惊叹的是,这里发现了大量热带棕榈树、樟树等动植物的化石,以及多层古土壤和火山灰。这些化石和土壤详细记录了青藏高原中部隆起和气候、生态环境变化的历史,是科研工作者研究青藏高原构造、气候、生物和生态协同演化的关键地区之一。

在过去的研究中,虽然学者们已经利用多种手段重建了伦坡拉盆地的古高度演化历史,但对于其到达现今高度的时间仍存在争议。构造、气候、生物和生态协同演化的过程尚未完全明晰。方小敏院士和他的团队在近20年的持续研究中,利用火山凝灰岩的绝对年龄限制,建立了新生代地层天然剖面高精度古地磁年代序列。他们发现伦坡拉盆地具有两期明显的形成演化和变形历史,这一发现为青藏高原的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陈发虎院士,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藏高原地球系统基础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对伦坡拉盆地的超千米钻探计划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强调,这一计划对于研究青藏高原如何隆起、高原隆起过程中环境、生态和生物的适应以及高原隆起后的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科考团队并未止步于此,他们正在继续向下钻探,目标实现超千米。未来,研究团队将融合古气候、古生物和古生态环境等多学科的分析和对比验证,揭示亚洲季风进入青藏高原的历史、青藏高原腹地气候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协同演化以及油气烃源岩和干旱盐湖矿床的形成过程。这一研究将为全球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的影响模拟预测、生态环境保护、油气烃源岩形成以及盐湖资源勘探开发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让我们共同期待他们的更多发现,为人类的科学研究和自然环境的保护贡献中国智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