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食本身不会引起糖尿病 从环境因素干预防高血糖
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者的数量正在急剧上升。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世界约有1.5亿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攀升至3亿。在中国,糖尿病患者的数量更是以每年100万的速度增长,总数已接近4000万,且令人担忧的是,糖尿病的发病正呈现出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
有一种现象在许多家庭中屡见不鲜:父母患有糖尿病,其子女也“继承”了这一疾病。那么,糖尿病真的遗传吗?对此问题,我们访问了内分泌科专家翁建平教授。
翁建平教授明确指出,糖尿病是一个多基因遗传病,其发病与多个遗传基因以及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换句话说,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其后代罹患糖尿病的可能性确实较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后代一定会患上糖尿病。遗传的并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对糖尿病的易感性。仅有遗传倾向的先天因素还不至于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样重要,甚至更为关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节奏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吃大喝、体力活动减少、长期紧张状态,都成为了糖尿病的温床。可以说,人类已经处于一个容易滋生糖尿病的环境中。
那么,甜食是否会引起糖尿病呢?翁教授表示,甜食本身并不会导致糖尿病。但在某些情况下,大量甜食就像是为已经疲惫的胰岛再施加压力,使其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导致血糖升高。除此之外,紧张、劳累、精神刺激、外伤、手术、分娩和其他重大疾病,以及使用升高血糖的药物等,都是引发2型糖尿病的“催化剂”。
翁教授强调,虽然我们无法控制人体的遗传基因,但可以对导致糖尿病的环境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发病率。
作为本文的指导医生,翁建平教授不仅是主任医师,而且在2型糖尿病早期干预和特殊类型糖尿病分子遗传学研究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正在面临糖尿病的困扰,不妨寻求翁教授的专业指导。也请大家注意,转载本文时请注明来源阳痿网专稿,媒体合作请联系湘120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