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工作环境防爆等级划分及产品选用
在深邃的工业世界中,每一份工作场景都充满了挑战与机遇。当我们走进那些非洁净车间的工业环境时,易燃易爆物质或气体的存在常常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隐患。想象一下,在煤矿井下的三分之二场所以及化学工业中超过80%的生产车间,爆炸性物质如同隐形杀手,潜伏在每一个角落。喷涂车间里,油漆的雾化也带来了极大的易燃易爆风险。
面对这样的工作环境,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需要我们对环境的易燃易爆隐患有清晰的认识。今天,我们将从防爆等级划分的角度,深入工业场景中的防爆要求。
我们要了解危险场所的危险性是如何划分的。在爆炸性危险气体分类中,我国以及欧洲和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根据可能引爆的最小火花能量,将其分为四个危险等级。这些等级的存在,提醒着我们每一份工作场所的特殊性。
紧接着,气体温度组别的划分也至关重要。这是与气体点燃温度有关的电气设备(在假定环境温度为40℃时)的最高表面温度。值得注意的是,点燃能量与点燃温度并无直接关联。
当我们深入了解了危险场所的危险性和气体的温度组别后,便可以进一步防爆对危险场所的适用性。在不同的危险等级和温度下,适用的防爆设备和措施也有所不同。
仪表的防爆标志是选择关键。以“Ex(ia)ⅡC T6”为例,它代表着一种特定的防爆等级和温度组别,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参考。
至于防爆机器人的选用,更是需要谨慎。目前,二类防爆区的工业机器人较为常见,它们一般在含粉尘或易燃易爆气体/物品的车间中执行喷涂、搬运等作业。任何一款喷涂机器人都应该具备二类区域的防爆认证。六轴关节型机器人中,也有不少制造商将部分产品设计成防爆形式。
根据防爆标准要求规范,防爆机器人主要有正压型、隔爆型、本安型等。具体选用需要根据具体工况、环境温度、工作环境中的易燃物品等来综合考虑。
在国际工业机器人领域,四大家族企业以及国内的领先企业如埃斯顿等,都提供有防爆款机器人产品。应对更为严苛的防爆应用,如高危品的搬运,此类工业机器人还比较少见。在必要时,我们还需要对机器人进行专门的防爆改造,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工业世界,我们不仅要追求效率,更要注重安全。希望每一位工作者都能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发挥他们的才华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