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各地针对汽修行业的环保检查持续强化,重点围绕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危险废物管理、错峰作业等方面展开。以下是当前检查的主要内容和典型案例:
一、检查重点方向
1. VOCs排放管控
喷漆房密闭性、废气处理设施(活性炭/光氧催化)运行状态及更换台账检查。
高温时段(如10:00-18:00)禁止喷漆作业,落实错峰生产要求。
活性炭碘值需≥800mg/g,动态吸附量低于设计值80%时需更换。
2. 危险废物管理
废机油、废漆渣等危废贮存需符合“三防”(防渗漏、防扬散、防流失)要求,台账记录完整。
严禁危废混存(如废机油与强氧化性废物)。
3. 设施安全排查
废气收集系统需保持微负压(-15~-40Pa),控制风速≥0.3m/s。
催化燃烧装置温度需稳定在250-550℃区间,配备安全联锁装置。
二、典型违规案例
湖北某市:广汽本田4S店等企业因高温时段违规喷漆被责令整改。
河南祥符区:部分企业危废贮存不规范、活性炭更换不及时。
四川汶川县:汽修店铺普遍存在轮胎废件随意堆放、广告牌无序等问题。
三、整改与长效机制
多地通过“宣传+检查+回头看”模式推进整改,如通城县对225家汽修企业拉网式排查。
泸州市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强化源头管控;杜城街道采用“网格巡查+执法联动”巩固成效。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地区的检查动态或技术规范,可提供更详细的地域或问题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