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智能化控制系统
采用先进过程控制(APC)优化燃烧参数,减少人为操作误差,使脱硝剂等耗材投放更精准。例如某电厂通过智能系统将报警数量降低99.2%,同时减少20%以上环保耗材使用。
集成DCS智能维护、性能计算与自动启停功能,提升运行稳定性,降低因故障导致的耗材浪费。
2. 高效脱硝技术
应用PNCR脱硝技术,通过炉内喷吹脱硝剂直接与氮氧化物反应,效率达80%,NOx排放可控制在100mg/m³以下,显著减少脱硝剂用量。
结合SNCR脱硝+半干法脱酸+活性炭吸附的复合工艺,实现二噁英浓度低至0.03ng/m³(欧盟标准的1/3),减少后续净化环节的活性炭消耗。
3. 活性炭替代与优化
选用高碘值煤质粉末活性炭,提升吸附效率,降低单位处理量的消耗。例如部分电厂采用200目粉状活性炭,针对性去除二噁英和COD。
通过烟气净化组合工艺(如布袋除尘+活性炭喷射)协同作用,减少单一材料的依赖。
4. 余热利用与燃烧优化
提高锅炉热效率,例如采用中温次高压余热锅炉技术,减少辅助燃料需求,间接降低环保耗材关联成本。
控制炉温在850-1050℃区间并停留2秒,分解99%二噁英,减少末端治理压力。
5. 源头减量与分类
垃圾分类后焚烧可提升垃圾热值,减少含水率对燃烧效率的影响,从而降低脱酸剂等耗材用量。
推广RDF成型技术,将固废制成高热值燃料棒,提升燃烧稳定性,减少污染物生成。
这些措施综合应用后,既能满足超低排放要求,又能实现环保耗材的可持续减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