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油墨成分环保化
采用生物基溶剂替代传统化学溶剂,如从甘蔗、红薯提取的丙酮/丁醇替代甲苯,使碳链长度缩减至传统溶剂的三分之一,且12个月内可完全生物降解
禁用铅锌类抗沉淀助剂,改用稻壳活性素与玉米胚芽粉合成的助流剂,其市场份额已从8%提升至38%
水性油墨因可溶于水且不含有机溶剂,成为食品、药品等行业首选;UV墨水则兼具耐磨性和零VOC排放特性
2. 排放控制标准
必须符合《油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3-2010),对五日生化需氧量(BOD)等指标有严格限值,新型墨水BOD值需低于0.25mg/L
通过WER水体风险认证的设备需加装雾滴凝结回流罩,防止微墨颗粒污染水体
溶剂型墨水需满足MSDS化学品安全说明书要求,包含16项理化参数及应急处理措施
3. 节能降耗技术
双电磁压力平衡仓技术将供墨系统误差从±1.9kPa降至±0.6kPa,使单机耗墨量减少63%
智能闭路循环系统可回收21%的残墨,剩余浓缩后转为非代码印刷油墨;离子渗透纯化系统分离纯度达98%
液态金属合金印刷头技术预计使清洗频次下降75%,大幅减少溶剂维护用量
4. 国际合规认证
需通过欧洲TPED爆破防护指令认证,适配易燃易爆环境
参照德国蓝天使RAL-UZ 122和日本生态标志No.142标准,对重金属、VOC、芳香胺等物质严格限制
- 部分企业已将碳配额追踪功能嵌入系统,实时监测能耗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