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接地做法
一、系统构成与布局
在建筑物的顶端,巧妙地隐藏着避雷守护者的三大核心组件: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它们协同作战,共同守护着建筑物的安全。
接闪器,包括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结构特点精心布置。避雷带像一条灵活的蛇,沿着女儿墙或屋顶边缘灵活敷设,距离建筑物表面仅100mm,支架间距则根据水平段和垂直段的不同,分别设置为0.5-1.5m和1.5-3m。
引下线,则巧妙地利用建筑物柱内的主筋作为通道。当直径≥Φ16时,使用两根主筋;当<Φ16时,则用四根。它们逐层焊接至屋顶,并与接闪器紧密相连,焊接过程采用精准的搭接焊,确保电流顺畅传输。
至于接地装置,更是深藏不露。它利用筏板或独立基础内的主筋焊接成闭合回路,同时采用镀锌扁钢或圆钢作为人工接地体,埋深≥0.6m。接地电阻的要求因类型而异,保护接地要求≤4Ω,防雷接地则要求≤10Ω。若不达标,则需增加接地极或使用降阻剂。
二、关键工艺细节
在关键施工工艺方面,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和严格施工。均压环的设置,根据防雷建筑的类别,在不同高度利用圈梁主筋焊接成闭合回路,并与引下线紧密连接。金属门窗的接地工作也毫不马虎,超出规定高度的金属门窗需通过预埋件或编织铜线与防雷装置稳妥连接。为了便利日后的检测和维护,还预设了测试点,并外设不锈钢测试盒,标识清晰。
三、材料选择与验收标准
在材料的选择上,优先采用镀锌扁钢(截面≥48mm²)或圆钢(直径≥8mm),以确保其耐腐蚀性和导电性。验收时,避雷带的平直度偏差需控制在3‰以内,转角处的弯曲半径至少为圆钢直径的十倍。接地电阻则需要使用专业仪表进行测试并记录。
四、特殊部位处理技巧
在特殊部位的处理上,同样需要精心策划和精细施工。如在变形缝处,接地线需煨弯成弧形进行补偿,以避免因应力而拉断。等电位连接也是关键一环,屋顶的金属栏杆、管道等设备需与防雷装置可靠连接,采用铜鼻子压接或焊接,确保电流的顺畅传输。
五、维护与管理要点
为确保防雷系统的长效运行,定期的维护不可或缺。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维护检查,重点检查连接点、接地极及电阻值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腐蚀、松动等问题,确保防雷系统的正常运行。
如此完善的防雷系统,宛如建筑物的守护者,时刻守护着建筑物的安全,让人们在雷雨交加的天气中也能安心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