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脱贫攻坚与节能环保结合方面实施了一系列创新项目,主要通过央企主导、政策引导和产业融合等方式推进。以下是主要模式和典型案例:
一、央企主导的扶贫行动
1. 中国节能"四大扶贫计划"
乡村亮化工程:在河南嵩县16个贫困村安装683盏太阳能路灯,解决山区照明问题,同时推广节能技术。
旅游扶贫:依托嵩县生态资源发展绿色旅游,实现"美丽经济"转化。
产业联动:累计投入扶贫资金4941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390个,并资助1名贫困学生。
2. 光伏扶贫
湖北省建成5646个光伏扶贫电站,总装机122.77万千瓦,惠及26.75万户贫困户,年收益超30亿元,同时设置7.8万个公益岗位。
二、政策机制创新
1. 生态补偿与碳交易
推动贫困地区纳入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鼓励碳排放权交易优先购买林业碳汇。
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量化"绿水青山"转化价值。
2. 行业扶贫专项政策
生态环境部发布《指导意见》,要求污染防治与脱贫攻坚协同推进,2020年前实现贫困地区环境质量与小康目标匹配。
三、典型案例
河北围场县、隆化县:通过规划环评费用减免、生态项目倾斜等举措巩固脱贫成果。
广西富川县:中国节能结合瑶族文化开发绿色产业,形成可持续扶贫模式。
这些项目体现了"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的双赢路径,通过绿色技术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