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覆盖范围:全区1233个自然村已实现农污治理全覆盖,惠及约47万农村常住人口。
治理模式:创新采用"四统一"体系(统一规划、建设、运维、管理),由区生态环境局统筹,区属国企具体实施,有效解决镇村财政压力。
特色措施:推行"一村一策"因地制宜方案,治理全过程征求村民意见,实现生活污水应接尽接。
二、洛塘渠综合整治工程
整治成效:投资7.36亿元对全长11.74公里的黑臭水体进行治理,水质从重度黑臭提升至Ⅴ类标准,两岸建成亲水景观带。
技术措施:包含河道水利、水质改善、交通配套、景观美化四大工程,建设截污管网18公里。
持续维护:2024年启动水质巩固提升行动,完成164公里管网清淤疏浚,试点"洗楼行动"解决雨污混流问题。
三、环境质量改善成果
1. 水环境
2024年国省市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24条主要支流中26条稳定达标
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连续6年改善
2. 大气环境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47(同比改善6.4%),优良率96.4%
完成16台天然气锅炉低氮改造、10台VOC治理设施提升
3. 其他领域
土壤污染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全年无重大环境污染
这些工程通过系统化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为惠城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提供了生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