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长沙五一大道

环保技术

创始人承认错判市场环境 主要精力解决债务问题

来源:www.huanbaole.com    编辑: 环保网     时间:2025-08-15点击:

在2016年那个春风得意的二月,沃特玛以惊人的52亿元身价被坚瑞沃能收购,当时的创始人李瑶恐怕未曾预料到,仅仅两年后的今天,公司的财务困境会如潮水般汹涌而至,几乎淹没眉睫。

局势的急转直下让人措手不及。曾经被誉为动力电池界的一匹“黑马”沃特玛,业绩一度如神话般飙升,一年营收增长超过160%。自4月1日公司债务违约的消息传出,犹如多米诺骨牌般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坚瑞沃能公告的消息令人震惊:沃特玛旗下的13个银行账户在短短半个月内被法院冻结,冻结金额达到6332万元。紧接着,李瑶质押的公司股份也被司法冻结,她和董事长郭鸿宝被迫补充质押更多股票。的公告显示,郭鸿宝质押的股票若全部被处置,将可能丧失其作为实质控制人的地位。

资本市场亦不例外,坚瑞沃能的股价连续四个交易日跌停,市值蒸发逾70亿元。尽管李瑶和郭鸿宝正在积极应对这场危机,但沃特玛及其母公司坚瑞沃能的余震似乎仍将持续。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司高层依然向市场传递着积极信号,强调公司目前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对市场环境的误判,短期现金流问题则试图通过引入战略投资人和拓展开发储能来解决。当我们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故事时,会发现这一切并非简单如此。

回顾沃特玛的崛起之路,那场震撼行业的并购是其重要的转折点。坚瑞沃能的一场收购,让沃特玛的身价暴增六倍,同时也带来了沉重的业绩压力。按照并购协议,沃特玛的创始人李瑶背负着沉重的业绩承诺,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在这个过程中,沃特玛隐藏着的“危机”逐渐浮出水面。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和营收的大幅增长,其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隐患。据高工产业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虽然沃特玛的电池装机总量一度跻身全球前四强,但其所面临的挑战也日益严峻。

如今回首,这个动力电池行业中的“明星企业”从辉煌到濒临危机,带给了行业深刻的思考。在这个高速增长的行业中,如何平衡业务发展与风险防控,将成为每一个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在这个过程中,沃特玛的故事无疑为行业提供了一面镜子,让我们反思和警醒。早在2016年,沃特玛在并入坚瑞沃能的首份年报中,就提示了潜在的财务风险。彼时,由于业务迅猛增长,公司加大了固定资产和原料投入,导致应付借款、票据和短期借款等债务也随之增加,使得沃特玛的资产负债率显著高同行业上市公司。这一状况的形成,既因为沃特玛作为非上市公司股权融资能力有限,主要依赖债务融资,也因为其负债以流动性负债为主。

截至2016年末,沃特玛的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78.54%,其中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和账款是负债的主要组成部分,合计占负债总额的比例高达71.42%。随着业务量的持续增长,公司的应收账款也大幅上升,2016年相比上年增长了255.66%,成为公司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到了2017年三季度,公司的应收账款已经超过了当季的营收额。

这一系列的财务压力最终导致了沃特玛资金链的紧张。对此,沃特玛的副总裁、坚瑞沃能总经理秘书钟孟光在接受采访时坦言,政策形势的误判和公司扩张过快是主要原因。他具体指出,国家对电动汽车产业政策的调整、公司乐观心态下的快速扩张以及短债长投的资金运作方式都是导致现金流紧张的因素。

在努力应对这场财务危机的过程中,坚瑞沃能采取了多种措施。一方面,以库存材料、电池、车辆等抵账的形式解决供应商应付账款及票据;另一方面,通过成立沃特玛债权金融同业委员会来协调银行贷款的延期。公司也在加紧催收客户欠款、买断变现应收账款、处置变现固定资产以及寻求子公司股权融资等。股东和管理层也在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以吸引资金流入、增强流动性。

解决这场困境并不容易。行业专家指出,要想真正解决现金流问题并非易事。尤其是从财报分析来看,如果沃特玛的营业收入主要依赖赊销,说明其客户支付能力不足,快速出货形成现金流可能面临困难。虽然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被认为是引发财务危机的原因之一,但业内普遍认为,沃特玛的联盟模式及产品路线也可能与之相关。联盟模式可能导致关联交易等复杂问题,进而影响公司的财务健康。此外坚瑞沃能的应收账款占比大大超过了营收 ,才进而导致了资金链紧张的问题所在 。虽然补贴政策收缩是一个因素之一 ,但它不一定是主要原因 。实际上 ,企业的运营状况和财务管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并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来应对 。总的来说 ,虽然坚瑞沃能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财务危机 ,但要想真正解决问题仍面临不小的挑战 。近期,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沃特玛主营的磷酸铁锂产品面临市场分化的挑战,特别是三元电池技术的崛起。动力锂电行业犹如一场半决赛,各方势力争夺技术优势和成本管控能力的优势地位。业内普遍预期,今年车型结构将趋向高续航、高能量密度的方向变化,三元技术路径已日渐明朗。

报告进一步了沃特玛面临的现金流压力。公司年初宣布的三元及储能领域战略布局或许是缓解压力的关键。公司在三元技术的研发速度、产品性能提升以及下游销售渠道的稳定性等方面,将直接影响其回款能力。公司在储能领域的实质性进展和突破也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王超对此表示认同,他指出自2016年开始,新能源补贴政策逐渐向高端产能倾斜,落后产能退出市场是必然趋势。锂电行业资深人士则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预测,未来不仅动力电池领域,包括整车企业都将经历一轮新的洗牌。

在这一背景下,坚瑞沃能计划今年推出三元锂电池生产线,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沃特玛也不甘示弱,与西安中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一份销售合同,未来一年内向合作方销售1300MW的储能电池,价值高达9.75亿元。这一举动无疑为沃特玛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和挑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变化,动力锂电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沃特玛如何调整自身战略,克服现金流压力,加大技术研发和布局,将成为其能否在这场竞争中胜出的关键。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沃特玛在三元电池及储能领域的更多实质性进展和突破,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