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噪声降噪(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噪声)
城市中的鸣笛声常常引人关注,特别是在全国爱耳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更加关注环境噪声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噪声污染已经逐渐成为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的“隐形杀手”。
噪声,是一种无处不在的环境污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可能来自于各种地方,如人的发声、机器工作产生的声音、振动的扬声器膜片等。在不同的场合下,噪声的含义也不尽相同。有时,即使是美妙的音乐,在听课的环境中也会成为令人厌烦的噪声。反之亦然。那么,什么是噪声呢?又如何定义噪声污染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环境噪声主要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当这些声音的强度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并干扰了他人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时,就构成了噪声污染。噪声污染是一种感觉公害,与人们的主观感受和生活状态息息相关。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噪声,我们需要了解它的度量方式。声音是一种能量,通常用帕斯卡(Pa)来表达声音压力和压力变化。用帕斯卡来表达日常的声音或噪声过于复杂,我们采用对数标度来表达,也就是用分贝(dB)来表示。这样,我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声音的响亮度。当两个相同分贝的声级叠加时,声级增量为3分贝。
环境噪声可以根据来源进行分类,主要包括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其中,工业噪声主要来自于工业生产中的机械设备;建筑施工噪声则是在建筑过程中产生的声音;交通运输噪声则是指交通工具在运行时所产生的声音;而社会生活噪声则是指日常生活中除前三者之外的人为活动产生的声音。
那么,作为普通公众,我们如何参与噪声污染防治呢?我们可以选择低碳出行,减少机动车的使用,选择公共交通或骑行等方式出行,从而减少交通运输噪声的产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控制家用电器和乐器的音量,做好降噪措施,避免噪音扰民。在公共场所组织活动时,我们应当合理安排时间,选择远离敏感区域的地点进行活动,并采取降低音量的措施,避免干扰周围环境和他人正常生活。在住宅装修时,也要遵守规定的时间段进行装修作业,并采取降噪措施避免噪音干扰他人。
在住宅小区,业主管理规约有时会设定比前款规定更为严格的装修时间限制,这时候,每位业主都应遵循这些规定,共同维护社区秩序。这就是协商共治的精神,我们通过共同讨论,共同制定噪声污染控制规约,以保护我们的居住环境。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装修噪声,还是其他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行为,公众都有权利和义务与各方协商,提出降低噪声污染的措施。我们共同遵守这些规约,互相监督,确保噪声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想象一下,一个宁静的社区环境,是每个人心中的理想家园。为了守护这份宁静,我们对任何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事件和行为都会保持高度警惕。公众不仅有义务去监督,更有权利去行动。你可以通过拨打市民服务热线、城建热线或者联系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或咨询、建议。你的每一个举动,都是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更加美好。
我们不能忽视噪声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在全球噪声关注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噪声污染的严重性,并思考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声污染。来源于黑龙江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的这篇文章提醒我们,噪声不仅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对全球生态环境造成威胁。我们需要共同努力,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守护我们的环境。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了宁静的家园,为了健康的生态环境,共同抵制噪声污染。让我们的社区、我们的城市、我们的世界更加和谐、宁静、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