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长沙五一大道

环保技术

新加坡首座净零能耗建筑——国大设计与环境学

来源:www.huanbaole.com    编辑: 环保网     时间:2025-08-15点击:

坐落在山顶的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环境学院大楼SDE4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吸引着众人的目光。这座高耸的标志性建筑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环保理念成为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骄傲。

作为新加坡首座净零能耗建筑,SDE4不仅名字充满未来感,其设计理念更是独具匠心。顾名思义,“净零能耗”意味着全年总耗能不超过其全年能源产生量。而SDE4正是通过屋顶上的太阳能发电厂实现这一目标的。这座由超过1200个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组成的发电厂,满足了整栋建筑的供电需求,展现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决心和行动。

SDE4占地约八千平方米,融合了创新与实用,旨在提供一个优质的学习体验。该建筑的六层中分布着各种研究室、设计工作室和公共学习空间,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环境。

该项目的成功离不开众多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包括思锐建筑事务所、Multiply Architects建筑事务所、基础设施顾问盛裕集团和承建商鹿岛建设等。这些合作伙伴共同致力于打造一个符合新加坡热带气候的净零能耗建筑,将环保理念与现代化设计完美结合。

其中,来自思锐建筑事务所的Christopher Lee在接受中国国际电视台采访时表示,设计建造净零能耗建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为了降低建筑耗能,团队从传统的马来建筑中汲取灵感,采用悬浮结构的设计,让空气充分流通,最大限度地享受自然通风的效果。建筑的两侧还安装了窗帘状的穿孔板材,有效缓和强烈的光照辐射,降低温度。

SDE4的设计和建造理念得到了国际认可,获得了新加坡的绿色建筑标志白金认证和国际WELL建筑研究院的认证。这些认证不仅证明了SDE4在建筑设计和人类健康福祉方面的卓越表现,也反映了设计与环境学院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坚定承诺。

设计与环境学院院长林棋波教授认为,SDE4不仅是学习的空间,更是教学的案例。通过这座大楼的设计和建造过程,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理论知识,还能亲身实践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中。这种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正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所倡导的。SDE4还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个注重健康和福祉的学习环境,体现了对人们健康和舒适度的关注。

SDE4作为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环境学院的标志性建筑,以其独特的设计、环保理念和人性化设施成为了学习和教学的典范。这座大楼不仅展示了新加坡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也体现了对人类健康和福祉的关注和追求。这栋宏伟建筑犹如一部学院决心的壮丽诗篇,向世界展示着以建筑学、国际化策略以及设计思维的力量来对抗气候变化危机的坚定意志。这并非只是一座建筑的崛起,更是一场对学术精神和环保责任的宣战。

它的立面设计独特,巧妙地融合了现代建筑语言和传统元素,仿佛是对环境可持续性的思考与创新实践的具象表达。每一个细节,都反映出学院对气候变化的深刻理解和积极应对。这不仅仅是对建筑的赞美,更是对未来的一份承诺。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学院选择以国际化的视角来审视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问题。这栋建筑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全球各地的经典建筑元素,结合对未来的预见与期许,塑造出一个富有现代感又不失文化底蕴的空间。这不仅是一个建筑的空间,更是一个承载学院国际化战略的平台。每一个窗户,每一个走廊,都在讲述着学院如何通过国际化的策略来推动气候变化研究的深入发展。

而设计思维的应用,更是让这座建筑焕发出独特的魅力。学院深知气候变化不仅仅是外在环境的挑战,更是对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考验。在建筑设计中,注重实用性与美学的平衡,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都在细节中得以体现。从建筑的布局到材料的选用,无不体现出学院对于环境友好型设计的坚持和创新。每一面墙、每一块砖,都在讲述着设计思维如何助力学院应对气候变化危机。

学院决心,在这座建筑下展现出更多的勇敢和创新。因为他们深知,只有不断、不断创新,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栋建筑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的存在,更是一个精神的象征。它象征着学院对抗气候变化危机的决心和勇气,也寄托着对未来的无限希望和期待。在这里,每一个微小的改变都可能引发全球气候变化的巨大转折。这里是梦想起航的地方,也是为未来气候努力奋斗的见证者。这栋建筑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向世界展示着学院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的决心和力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