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千亿商机隐现
生态环境监测行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随着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实施,生态环境监测行业面临着解决不当干预和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突出问题的紧迫任务。这也标志着环境治理和环境管理的基础——环境监测行业将迎来重要的提速发展阶段。
近年来,随着环保规划政策的持续出台,环境监测仪器行业得到了稳步发展。数据显示,环境监测行业规模持续扩大,水质监测行业表现尤为突出。随着监测网体系的不断下沉,环境监测行业整体规模仍将持续增长。部门对环境监测质量的重视提升,也预示着行业龙头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升。
自2015年以来,随着《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等相关政策的出台,中国环境监测行业的基本框架逐渐形成。环保决策对监测运营数据的依赖程度逐步加深,推动了环境监测仪器销量的快速提升。数据显示,环境监测仪器销量和环境监测产业规模均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进入2018年,环境监测行业的高景气度得以维持。环保税的正式起征,企业自主监测得到重视,为环境监测市场带来了利好。预计“环保税+环保督查+第二次污染普查”将有效刺激监测行业需求的放量。经预测,到2020年,环境监测的市场规模至少达到750亿元,并有望突破1000亿元大关。
根据监测对象的不同,环境监测可以分为水质监测、烟气监测、噪声监测等不同门类。其中,水质监测是环境监测的第二大市场。环保部对于水质监测的重视从一系列政策中可见一斑,如地表水国控断面数扩容近两倍,积极推进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工作等。上收工作全面推行采测分离模式,将水质采样和分析测试交由第三方机构承担,改变了过去属地监测的基本模式。
生态环境监测行业的发展迎来了重要机遇。随着政策的持续推动和市场的不断扩大,预计环境监测行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第三方运维模式的推广和监测运维市场的不断扩大,将为环境监测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环保部在2018年大力推动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自动站建设,计划完成2050个站点的布局,并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运营和维护。这一行动实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的连续自动监测,实时数据由国家与地方共享,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了一项价值16.85亿元的国家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及运行维护项目招标公告,标志着中国环境监测进入了新的里程碑,成为了国内迄今为止最大的单笔环境监测项目。
根据公告内容,项目不仅包括1087个新建设的水质自动监测站及其三年的运维服务,还包括对531个已建水站的运维服务以及对另外135个已建水站的仪器设备补充和完善。这一系列的举措得益于水质监测事权的上收以及建设运维工作的顺利推进,水质监测设备的销量增速因此脱颖而出。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水质监测设备的销量达到了惊人的1.93万台(套),同比增长86.3%,销售增速排名第一。与此其他类型的环境监测设备如烟尘烟气类、环境空气类以及数据采集设备的销量也有显著增长,各自实现了两位数的同比增长。
在产品结构方面,水质监测设备在总体市场中的销量比重逐渐增大,占比增至34.2%,跃居市场首位。与此其他类别的设备如烟尘烟气检测设备、数采仪、环境空气检测设备和采样器等也各自占据了相应的市场份额。
随着对环境监测质量的监管日益严格,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型企业凭借其技术优势、品牌影响力、全面的解决方案和服务的多样化,正在逐渐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公开信息显示,到2020年,确保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独立公正地开展工作,确保环境监测数据全面、准确、客观、真实已经成为行业的共同目标。为此,环保部正在持续开展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国信证券和新时代证券都认为,对环境监测质量的重视程度正在进一步提升,这将有效提高监测行业的规范性,工业企业在选择监测设备时将更加倾向于选择可信赖的龙头企业。随着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环境监测数据监管将更加严格,不规范运营的监测及运维公司将逐渐失去生存空间,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根据中环保产业协会环境监测仪器专业委员会的数据,五家环境监测行业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占全行业销售额的比重逐年上升,这也验证了行业集中度正在不断提升的趋势。随着政策的出台和市场的成熟,未来环境监测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