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专业
从词义上来看,“环境艺术”与“环境”看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实际的学术交流与讲学中,我们常常将“环境艺术设计”笼统地称为“环境设计”。这种混为一谈的说法并不科学。广州美院的尹定邦教授在其著作“设计学概论”中,明确使用了“环境设计”这一概念,这一定位无疑是准确的。因为当我们提到“环境艺术设计”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20世纪初那些现代派艺术家所创作的,如湖中螺旋防波堤和峡谷中的幕布之类的环境艺术作品。
环境设计,是对人类生存空间进行的全面设计。广义而言,环境是指围绕着并影响着生物体的一切外在状态。人类作为生物的一部分,也无法脱离这个环境。而狭义的环境,则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创造出符合人类意志的人为环境。环境设计的目标在于解决“人—建筑—环境”之间的不协调因素,使其和谐统一,创造出完美、舒适、时尚的人类生活空间。
那么,何为“新学科”呢?在当前国内的高等院校中,开设的环境设计专业涵盖了城市规划、建筑、室内外及公共艺术设计等主干课程。从专业的角度看,似乎并没有太多“新”的内容。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室内外设计以及公共艺术等并非今日之产物。尽管有城市规划工作者、建筑师、市政工程师、园林师以及各类专业的美术家已经在进行城市环境建设的工作,但开设环境设计专业仍有其实际意义。因为传统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虽然各有专长,但在解决细微的功能与美学研究、横向的相关领域知识和宏观的技术视野等方面仍有空白。
环境设计专业的出现,正是为了弥补这些空白。它以其全面性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将各专业知识进行融合,推动多领域的密切合作。尤其是公共艺术设计,更是在开放性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艺术创造与相应的环境设计,如雕塑、纪念碑等。而所谓的“新”,正是知识结构的重新组合,它立足建筑学科的教学平台,与艺术设计相结合,并嫁接于多学科之间,拥有比其他相关专业更为广博的知识面和特有的统领性。
随着科技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认知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现代城市建设需要广阔的视野和高水平的专业设计。只有在整体环境观念的前提下,并具备环境设计的新知识构架,才能让我们的城市建设更美好。环境设计专业正是为了这个目的而诞生的,它将成为城市建设的纽带和桥梁,为我们的城市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