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世界环境美好变化案例)
经过连续三年的生态补水行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这片区域,经历了艰苦的生态改善历程。如今,胡杨和野生灌木等植被长势旺盛,野鸭等飞禽数量也明显增加,黄羊、马鹿等大型食草动物也纷纷回归。
这一喜人的变化,得益于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水利工程管理服务中心的积极行动。近一个月来,6200万立方米生态水被注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沿途的150公里生态林、灌木林、沙柳及其他植被得到了及时的灌溉。从空中俯瞰,宛如一片片生命之花在沙漠中绽放。
塔克拉玛干沙漠,作为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常年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是生命的禁区。第一师阿拉尔市的十一团却勇敢地承担起生态灌区的重任。即便在农业灌溉和生产用水紧张的情况下,他们依然坚持往沙漠里灌水,对沙漠生态进行人工干预。这不仅保障了汛期安全和生态补水,还补充了地下水,有效阻止了土地沙化扩张。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还能循环提高地下水的质量,对周边团场民众的生活生产产生积极影响。
林龙,这位十一团水管站的负责人,自1994年起就见证了农业生产从大水漫灌到节水滴灌的变革。他回忆起刚来这里的时候,连队周围自然环境丰富,夏季鱼儿成群,冬季则是孩子们的天然溜冰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过度开发导致水资源紧张,塔河流域也面临农业用水危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新疆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退地减水、工程性节水、退耕还林、治沙防渗等。打破常规,对塔河流域的水资源实施严格的统一调度。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的支持下,第一师阿拉尔市从2019年开始实施生态补水行动,累计补水达1.88亿立方米。
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带来了更美好的自然风光,也为第一师阿拉尔市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机遇。游客们纷纷来到灌区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之门景区,欣赏大漠风光和千年胡杨。沙海与湿地绿洲的交融,让游客们流连忘返。这里已经成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