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靠什么维持生活?诗仙李白的真实生活环境
李白的生活轨迹与经济来源:一生潇洒,经济起伏不定
许多史学家和专家似乎都未曾深入研究过李白的生存方式及其主要经济来源。康震老师在《百家讲坛》的《李白》节目中,对此进行了一些阐述。李白,这位诗仙,25岁离家远游,带着三十万金。这三十万金的真实价值我们不得而知。考虑到李白的性格和为人,这三十万金可能是铜钱而非金子。但这笔钱财在两年内被李白挥霍一空,主要用于歌妓、饮食、饮酒作乐,以及拜访名门贵族。
公元726年,李白出川的第二年去了九江。是否为了借钱我们不得而知,他有哥哥在九江一带做生意,也有好友吴指南死在江南的传闻。公元727年,李白因病穷困,经过介绍,去了安陆,并在此娶妻宰相许圉师的孙女。这一时期,李白主要依靠的是妻子的资助。在安陆的十年里,他并未成名,因此没有所谓的润笔费。直到公元735年,李白因结识了贺知章而名动京师,开始有了润笔费的收入,生活得以改善。
在安陆的十年间,由于家族内部的争斗和裴长吏的造谣,李白离开了安陆前往山东兖州定居。他在那里依靠族弟的资助购买了田地和房产。李白妻子去世后,他将儿女托付给他人,自己则漫游江南和浙江会稽一带,结交道士吴筠。因得罪文人被驱赶后,李白开始贩卖铜精以炼丹。当时正值和平年代,冶炼仙丹的药材和打造兵器的物资需求量大增,因此铜价上涨。李白抓住了这一商机。后来他又娶了一刘氏,但后来刘氏与人私奔,李白断了收入。此时他被诏入京城做翰林待诏,有了赏赐和俸禄。但李白的生活并不安稳,他经历了被赐金放还的波折后,游历江南北上邯郸和幽州时带着妻子和仆人。李白的诗歌中有不少写邯郸歌妓的篇章,可见寻欢作乐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李白的经济来源还来自于润笔费、家族资助以及沿路的文人骚客的接待和接济等。
李白临终时穿着皇上赐给的破袍子醉卧花间显然已经落魄而他的妻子在修道庐山无法支持他生活。李白的踪迹中还有去青岛和蓬莱的记录究竟是为了何事已无法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他的一生潇洒自在因为他在盛名之下自然少不了款待和赐金、润笔、接济等资助。关于李白的神话传说中有一说是州吃州遇县吃县州一千县五百如果是真的那么他在获罪之前可能依靠的就是这种资助来维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