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神经质症检查 营造环境是前提
营造和谐的交流环境,是医生和患者共同合作的关键。医生在沟通中不仅要营造出适合交谈的氛围和环境,还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语言,避免刺激患者,同时要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支持和尊重。而作为患者,也需要充分信任医生,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不隐瞒自己的病情经历等信息。
一、医生的角色与原则
1. 情绪稳定原则
医生应确保患者处于一个安静、无干扰的环境中,只有患者和治疗者两人在场,让精神病患者感受到安全和被尊重。在患者就坐时,应提供多个座位供选择,以便患者选择让自己感到舒服的座位。这也有助于医生判断患者的心理状态。医生的身份应保持平衡,详细介绍治疗者信息,避免突然中断谈话。
2. 言语适当原则
在与患者交谈中,医生应以开放性话题为主,主导谈话过程,使患者集中在相关话题上。医生要注意避免纠缠于细节,要采取一些技巧来引导病人讲述要点。医生也要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鼓励患者表达。
3. 理解与支持原则
医生要对患者的语言、行动和情绪等给予充分理解,不得用道德和个人价值的眼光评判对错。医生要帮助患者分析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这样才能引导患者说出更多与病症有关的事情,以便医生正确地判断患者是否真的患有症及其严重程度。
二、病人的角色与原则
1. 信任原则
病人前来检查时,必须给予医生足够的信任,积极主动与医生交流。对于医生的问题,患者应采取合作态度,避免抗拒和抵制,因为不正确的态度可能会延长检查时间,影响检查的准确性。
2. 稳定情绪原则
病人在诉述自己的感情和经历时,应尽量平稳自己的情绪,避免过于激动或紧张。这样不利于与医生的交流,也不利于将自己想表达的内容传达给医生,从而影响检查效果。
医生和患者在交流过程中应遵循以上原则,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交流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有助于双方进行有效的沟通,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