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认互信环境不断优化我国检验检测市场潜
新闻快讯:在金秋的苏州,10月11日电波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跟随“放管服”改革的步伐,中国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发展盛景。从数据透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在眼前展开:短短六年,即从2013年至2018年,我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的规模犹如破壳之鸟,展翅飞翔,迅猛增长。
截至2018年底,中国检验检测机构的数量已达到3.95万家,实现营业收入高达2810.5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8.66%和18.21%。更令人瞩目的是,通过各类认证的机构数量也达到了惊人的1.1万家。这些令人瞩目的成绩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质量上。年度营业收入超过千万元的检验检测机构数量从2013年的数量跃升到2018年的5051家,同比增长了惊人的84.75%。
这一切的背后,是中国检验结果互认制度的坚实支撑。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唐军在首届中国认可与检验检测国际论坛上强调,检验结果互认是合格评定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的关键。中国一直是这一国际合作的重要推动者。从《共同推动认证认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的发布,到与3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双边合作关系的建立,中国正不断加快合格评定互认进程。不仅如此,中国还全面参与ISO合格评定委员会的各项活动,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合格评定制度体系。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检验检测行业的声音越来越响亮。ISO前主席张晓刚指出国际标准化的发展趋势,并建议中国和企业在未来更加积极地参与制定工作。中国检验检测行业的科研创新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有效专利数量增长迅速。
中国检验检测行业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迈进。随着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国际贸易的深入发展,认可与检验检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面向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市场化、国际化的方向,加强国际合作与互信互认,推动检验检测市场高水平开放。这不仅将提升行业的公信力和供给质量,还将为中国在全球贸易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注入强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