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环境设置不能没“心理环境”
重塑实战化训练环境:心理环境同样关键
在深化实战化训练的进程中,设置复杂的战场环境是至关重要的。许多人会首先考虑到自然环境、电磁环境以及网络环境等外部客观环境的复杂性,真正的复杂性在于人的心理环境。我们必须认识到,环境的作用最终要体现在人的身上,仅仅关注外部客观环境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深入官兵的内心世界,强化实战的心理体验。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强调人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一思想在实战化训练战场环境的设置上,体现为心理环境的营造。心理环境是战场环境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容易被忽视的潜在因素。要实现像打仗一样的训练,不仅需要逼真的战场物质环境,更需要官兵进入真实的战斗心理状态。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指出,心理环境是对人的心理活动产生实际影响的环境,是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内化与反映。
当前,我们在设置实战化战场环境时,往往侧重于陆、海、空、天、电等外在的物理条件,却忽视了心理环境的重要性。即使外部环境再逼真,也只是形似而已。如果没有官兵的全身心实战体验,就缺乏神似,无法进入真实作战的状态,使得训练效果大打折扣。我们必须以主客相统一、内外相一致的原则来科学设置实战化训练的战场环境。
在实战化训练中,要注重物理环境与心理环境的统筹设计和融合实施。这不仅需要创造逼真的外部环境,更需要激发官兵的战斗精神和血性胆气。心理环境与物理环境的紧密结合,能使参训官兵身临其境,充分调动其心理机能,锻造出遇险不惧、处变不惊、沉着冷静的过硬品质。
实战化训练不仅是体能和技能的较量,更是意志和心理的考验。只有在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都达到实战标准的情况下,官兵才能真正感受到实战的压力和氛围,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战斗意志和作战能力。加强心理环境的建设,是实战化训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像打仗一样的训练,提高官兵的实战能力,为未来的战斗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