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会议“点题”2025年经济工作:改善投资环境 扩大开放领域
据新华社报道,中央政治局于12月9日召开会议,深入研讨了2017年的经济工作方向。此次会议的核心议题是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确保五大任务取得实质性进展。
会议强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速进行,实体经济需要大力振兴,新动能需要不断培育壮大。为了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长效机制正在加快研究建立。国企、财税、金融、社保等关键性基础性改革也在加快推进,以更好地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会议还着重提出了完善法治建设,改善投资环境,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开放领域等重要方向。针对这一点,中国社科院工经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国际投资研究中心学委会副主任曹建海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改善投资环境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也是解决当前中国经济面临问题的重要一环。
曹建海指出,今年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基建和房地产投资,但民间投资与外资投资却出现大幅下滑。他认为,具有市场竞争力和活力、能促进经济技术进步的投资并非来自基建和房地产,而是源于民间投资和外资。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引导这些投资良性增长至关重要。而改善投资环境是一项长期任务,伴随的经济体制改革道路仍然任重道远。
在曹建海看来,改善投资环境必须从依法治国入手,完善法治建设是首要任务。保障公平的市场竞争也是关键。他强调,当民企、外企与国企发生冲突时,应该让市场力量起决定性作用,而非国企占据绝对的主导、支配地位。将市场交还社会,减少干预,也是曹建海强调的重要观点。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同样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定调强调了吸引外资的重要性。当前,外资正面临国际产业新一轮转移和资本流动的压力。对此,他提出在引资、留资、用资三个方面下功夫。
在引资方面,中国需要进一步扩大包括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内的11个自贸试验区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推广吸引外资的经验。中国将进一步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试点,增强外资对中国投资信心。在留资方面,需要改善投资运营环境,降低成本,切实提升利用外资的水平。白明强调,未来中国需要更多地吸引高端产业的外资。
白明在会议中指出,优化投资环境已不仅是单纯的“三免两减”政策,我们必须多元化地推进这项任务。这需要我们从事前审批转向事中事后监管,推广“单一窗口”模式和通关一体化,降低制度成本,减少投资障碍,并在管理、基础设施等方面完善配套软硬环境。我们的目标是在合法的前提下,为外资和民资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