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央广网北京报道,随着夏日的步伐渐近,我国生态环境部于近日公布了令人振奋的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报告。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透露,这一消息在7月9日由生态环境部的相关负责人正式通报。
在上半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喜讯连连。全国空气质量总体呈现出向好的趋势,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优良天数比例达到了84.6%,同比有了0.3个百分点的提升。更令人欣喜的是,PM2.5浓度下降,为32微克/立方米,相较去年同期下降了5.9%。以河南郑州为例,根据《郑州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未来几年的目标是将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控制在不高于1.4%。
针对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目标,郑州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生态环境处的尚副处长表示,他们将以推动主要污染物浓度稳步下降为核心,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为此,他们将持续打好夏季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柴油货车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及秋冬季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
除了空气质量之外,我国的水生态环境状况同样喜人。在全国地表水方面,水质持续向好的趋势十分明显。具体来说,Ⅰ—Ⅲ类水质断面的比例上升到了85.7%,同比提升了4.0个百分点;而劣Ⅴ类水质断面的比例则下降至1.1%,同比减少了0.8个百分点。在浙江宁波,为了进一步提升当地的水生态环境质量,已经启动了四项专项行动中的“碧水斩污”行动。当地的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的陈副处长强调了对河道水体入河排口的全面排查和整治。
谈及四川宜宾,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美誉。长江、江、岷江在此交汇,形成了一幅三江汇流的壮丽画卷。为了持续改善这里的生态环境,当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减少污水排放、建立湿地公园等。宜宾市委书记方存好表示,通过湿地的自然进化,这里的水质排放标准已经达到地表Ⅲ类。如今,长江干流水质优良,三江汇流之处鱼跃的景象已经成为市民的新期待。随着这些努力的不断推进,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正在我国大地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