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臭氧浓度有所反弹 生态环境部:
北京——创新环境与自然的和谐之音
在崭新的日子里,中国全国的环境空气质量展现出了明显的改善趋势。从海报新闻记者姜雪颖在北京的报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清新空气的悄然来临。
自今年年初至六月末,全国各大城市的优良天数比例已达到令人振奋的84.6%,同比还上升了0.3个百分点。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空气质量的提升不仅体现在宏观数据上,更与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个体的呼吸息息相关。其中,PM2.5浓度同比下降了5.9%,这是蓝天保卫战的显著成果。臭氧(O3)浓度的上升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同比上升了4.3%。不过我国已经实施了严格的监控和应对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臭氧浓度虽然在今年上半年有所反弹,但对此现象的理解也更为深入。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在新闻发布会上详细分析了背后的原因。臭氧污染前体物NOx和VOCs的排放量仍处于高位。气象条件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今年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的气象条件接近五年来最差水平,这无疑加剧了臭氧浓度的上升。生态环境部已经行动起来,自五月起启动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夏季监督帮扶工作,力图通过解决臭氧污染的突出问题来改善空气质量。
夏季监督帮扶工作通过在线监督帮扶形式开展,借助大数据手段精准识别问题线索。至今已向89个城市推送问题线索5000余条。生态环境部还将推动出台《空气质量全面改善行动计划》,继续强化PM2.5污染防治的深入开展VOCs综合治理和源头替代。目标是到2025年,VOCs和NOx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0%以上,实现PM2.5和O3协同控制,全面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每一个微小的改变都汇聚成推动环境保护的巨大力量。从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和人民对于环境保护的决心和行动。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清新、更加和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