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天环境时隔一年再次重启IPO 深陷资金链困局
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天环境”)再次启动IPO,时隔一年之后,这次公开发行不低于4000万股,拟募集资金达15.54亿元。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膜材料及膜组器生产基地项目、研发中心建设以及补充水环境解决方案和水务投资运营资金。其中,用于补充运营资金的额度高达13亿元。
博天环境一直面临资金链的困扰,其负债率水平长时间居高不下。在2011至2015年期间,其资产负债率一度高达76%,尽管近年来有所下降,但仍远高于同行业约40%的平均水平。对此,公司回应称,高负债率一方面源于公司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必然资金需求,同时也是公司上市的主要动因之一。公司正在积极进行业务调整,使负债率水平呈现递减趋势。
作为水处理行业的领军企业,博天环境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波折。从濒临倒闭到激进扩张,再到如今深陷资金链困局,其背后的压力可想而知。公司董事长赵笠钧曾感慨,公司在创立初期仅拿到一个价值168万元的项目,已经濒临倒闭的边缘。如今博天环境的年营业收入已经接近20亿元,是初创时期的200多倍。
快速成长的背后也带来了沉重的资金压力。数据显示,博天环境的资产负债率一直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市场平均值。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侯宇轩认为,博天环境所涉业务规模大、投资周期长、资金需求量高,加上融资渠道相对单一,导致负债率高企。这一问题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运营风险,还影响了企业的举债能力,限制了业务规模的进一步扩张。
博天环境曾尝试在2014年提出IPO申请,但当时因资产负债率逾越了70%的红线而被终止审查。如今重启IPO,虽然负债率水平略有下降,但依然处于较高水平。公司解释称,高负债率主要是由于业务发展迅速、资金需求大,而融资渠道较为有限。但公司也认为,鉴于所处行业的特性和高速成长期,目前的资产负债率总体处于合理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博天环境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呈逐年递减趋势。对于这一问题,公司表示主要是由于客户付款审批流程长以及业务重心向PPP项目过渡所致。无论原因如何,博天环境当前亟须募集资金以解困。根据其IPO计划,高达13亿元将用于补充项目运营资本金。占比达83.7%。
博天环境的困境与其在煤化工水处理领域的急剧扩张密切相关。公司在该领域的市场占有率极高,但随着煤化工政策的收紧和国际油价的暴跌,传统煤化工客户的支付能力迅速下降,导致公司的应收账款比重持续增加。这一困境使得博天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不得不寻求更多的融资渠道来应对困境。博天环境对于应收账款的情况做出了回应。其主要客户为能源化工和城市水环境中的大型企业,应收账款以一年为主,公司对应收账款持谨慎态度,已经计提了充分的坏账准备。应收账款余额及账龄结构也呈现合理态势,与公司业务模式、发展情况和客户结构相匹配。关于煤化工水处理业务在博天环境的主业占比,侯宇轩向记者表示,随着煤化工产业政策的收紧,短期内会对博天环境的业绩产生影响。但从长远来看,这一趋势预示着博天环境需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减少对煤化工水处理项目的依赖。数据表明,博天环境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在2013至2015年间逐年递减。尽管同期它在能源化工领域的收入占比仍较高,但已经开始逐渐下滑。而城市水环境业务的收入却呈现逐年增长态势。面对这样的趋势和变化,博天环境已经意识到煤化工领域的暗淡前景。该公司已经开始调整业务重心,从EPC项目转向PPP项目。仅在2015年,博天环境与多个地区达成了PPP项目合作协议,涉及金额巨大。PPP项目本身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对于已经面临资金压力的博天环境来说,如何找到足够的资金来支撑其庞大的PPP业务已成为当务之急。尽管面临挑战,但博天环境仍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来应对未来的市场变化。从公司的发展方向来看,其在城市水环境领域的业务拓展具有较大潜力。如果能够成功解决资金问题,博天环境将有机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毕竟,作为行业的领先者之一,博天环境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行业积累。层面也在积极推广PPP模式,为博天环境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发展空间。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情况,博天环境需要做出明智的决策并不断优化其业务模式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博天环境正在经历一场转型的旅程。从依赖能源化工领域转向发展城市水环境业务并积极参与PPP项目是其重要的战略调整。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如何解决资金问题将是其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让我们期待博天环境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并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