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河口的中国之最(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吉林
在中国的全面小康进程中,梅河口市迎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吉林省委深改委的决议通过和中央编办的正式批复,梅河新区的设立标志着梅河口市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个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东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和商埠重镇的城市,如今正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营商环境吸引人们的目光。
自2021年6月以来,梅河口市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公信力、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为重心,致力于优化营商环境,犹如栽下梧桐树,吸引金凤凰前来栖息。同年12月,梅河口市荣获“2021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称号,再次证明了其在营商环境优化方面的显著成果。
梅河口市的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十三五”期间主要经济指标保持15%以上的增长速度,连续七年获得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评第一名。该市还成功创建了多个国家级荣誉称号,包括全国文明城、国家卫生城等。
为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梅河口市成立了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招商引资办公室,对重点项目实行包保机制,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组建了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打造“体制最顺、机制最活”的最佳投资地。
在政务服务方面,梅河口市推行综合窗口接件、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证的运行模式,大幅压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该市还率先在吉林省开通与浙江省丽水市“跨省通办”业务,实现多项政务服务事项“网上通办”,并将“最多跑一次”改革向“一次不用跑”延伸。
为了增加营商环境的“含氧量”,梅河口市把改革创新举措作为核心动力,在服务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上再加码。投资200亿元建立的集审批服务中心、食品品检验中心、会议会展中心以及多个孵化器为一体的工业新城,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梅河口市还在营商环境优化方面树立了“父母心”营商理念,以服务转变提升为突破口,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召开软环境建设领导小组专题会议,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确保服务到位。
在这片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土地上,梅河口市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优越的营商环境成为投资者瞩目的焦点。未来,梅河口市将继续努力,打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无限的商业机遇。在过去的四年中,梅河口市坚决推进征地拆迁“百日攻坚”和“土地清零”行动,成功征收土地累计达两万亩,实现了土地等项目,而非项目等土地的历史性转变。这一创新性的土地供应模式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承载空间,展现出梅河口市在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上的决心与实力。
要素保障作为营商环境的核心环节,一直是梅河口市关注的焦点。该市大力推行“容缺承诺制”,对项目审批流程进行大胆改革,加快项目进度。通过与多家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解决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其争取到了大量的专项建设基金。
为了支持产业的发展,梅河口市设立了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并逐步加大了扶持力度,为企业提供了实质性的投资奖励,降低了其投资成本。通过减税、减社保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减轻了企业的经营压力。2020年,梅河口市共减税降费达8282万元,惠及纳税人3866户。
在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中,梅河口市还注重提升公信力。通过健全守信践诺机制,构建治理“新不理旧账”的长效机制,着力打造诚信形象。真情沟通建立新型政商关系,全市领导干部积极主动与民营企业建立联系,构建了“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
梅河口市还致力于推动政务诚信建设,将诚信教育纳入领导干部和国家公务员培训的重要内容,不断完善公务员考核制度,将诚信记录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
法治是营商环境的最佳保障。梅河口市把优化营商环境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全面规范综合行政执法,印发了一系列文件,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市开展司法维权服务活动,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法律宣传力度,为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梅河口市通过一系列的创新举措和坚定的决心,打造出了优良的营商环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这片热土上,与企业携手共进,共同书写着发展的美好篇章。打造公共法律服务新平台,助推法治营商新环境
在当前的商业氛围中,企业的稳定运营与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都离不开完善的法治环境。为此,我们大力推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成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确保企业、市民的法治需求得到满足。这一重要举措的实施,标志着我们在法治营商环境的建设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吉林省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通过“双百”“双评”活动,积极营造全社会知法懂法用法的良好氛围。2020年,我们开展了数百次基层法律宣讲,发放了数万册宣传资料,直接受众面超过十万人次。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市民的法律意识,也为企业的稳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在梅河口市,我们不仅致力于打造法治化的软环境,城市的硬环境也同步提升。投资200亿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和重点市政工程的建设,8个主题公园和36个城市花园的建成开放,使城市的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7%。而“三纵三横”的河湖连通生态水系,更是让梅河口市呈现出一幅“水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美丽画卷。这一切的改善,让梅河口市的城市品位、知名度和承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凭借着这些优势,梅河口市吸引了众多优质企业和资本的集聚。项目建设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860亿元,其中域外投资占比超过80%,产业和城市配套设施占比更是高达70%以上。众多国内行业领先企业,如四环制、步长制、鲁南制等,以及国际知名企业如泰国正大集团、新加坡三达膜集团等,纷纷落户梅河口,共同谱写新的发展篇章。
本届论坛由《小康》杂志社主办,广州市黄埔区人民、广州开发区管委会特别支持,广州市黄埔区委宣传部承办,丝路产业与金融国际联盟、黄埔文化集团协办。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法治营商环境的建设,为企业的稳健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记者 郑良 广州报道 责任编辑:白羽卉 龚紫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