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物联发布《2023年物流企业营商环境调查报告》
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一份名为《2023年物流企业营商环境调查报告》的权威报告。这份报告是为了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了解物流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所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助力,推动中国式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报告从政务环境、财税环境、金融环境等10个方面对物流企业的营商环境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从整体上看,物流企业对营商环境的评价是积极的,平均分数达到了4.16分(满分5分),显示出对全国营商环境的高度认可。
在政务环境方面,企业对于政务服务评价整体良好,特别是工商注册登记方面获得了较高的评价。用地获取、投资审批、破产退出等方面的评价相对较低。中小微企业在政务服务评价上相对偏低,特别是在破产退出、用地获取等方面仍面临较大障碍。
在财税环境方面,企业对于财税环境的评价总体平稳。增值税发票获取和土地使用税税收减免政策获得了较高的评价。企业对增值税、所得税税收负担的评价较低。在市场恢复阶段,企业反映税收负担依然较重,期待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部分企业的增值税税负率偏高,主要是因为货运、配送等部分业务属于劳动密集型,工资支出无法作为进项抵扣。
报告还指出,金融环境、通行环境、用地环境、用工环境、安全环境、竞争环境、诚信环境以及创新环境等方面也是影响物流企业营商环境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些方面,报告也给出了详细的调研数据和解析。物流企业对营商环境的评价总体向好,并期待未来能有更大的改善。物流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深入解析环境评价
在物流行业的多个环节中,企业面临着多种挑战与困境。运输、装卸过程中的外包业务,因无法足额获得进项发票,导致一些灵活用工的货车司机、装卸工、配送员无法提供运费和油费增值税发票,使企业进项抵扣不足。尽管仓储管理、快递配送等物流辅助服务可以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但税负较高的道路货运等交通运输业务却无法享受,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运营压力。
从金融环境评价来看,总体分数偏低,为4.04分。企业在融资成本经济性、账期合理性等方面的评价均不高。调研显示,企业贷款利率年化均值为6.09%,与其他行业相比偏高。企业账期延长,垫资压力加大,利息负担较高,影响了资金周转水平。虽然调研显示贷款利率下行带来利好,但企业普遍存在观望、不愿贷现象。
在通行环境方面,虽然整体评价稍好,为4.20分,但在城市道路货车通行领域仍存在一些问题。企业反映高速公路货车通行顺畅,但服务区货车停车位紧张,特别是夜间停靠资源不足的问题亟待解决。尽管有关部门在推进货运车辆进城便利通行政策方面取得积极效果,但城市配送、快递等业务的快速增长仍使得城市货车通行政策与物流配送需求之间存在差距。
用地环境评价方面,分数偏低,为4.02分。由于土地资源紧张,物流用地规划缺乏长期性,物流用地价格持续抬升,给物流企业带来沉重负担。一些城市对于物流用地的投资贡献、亩均税收等绩效要求过高,导致一些物流企业被劝退、清退,影响了城市保供和投资环境。
用工环境评价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为3.91分。物流行业逐渐从技术密集型向劳动密集型转变,对物流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较大。适用于物流领域的专业性、实用型、高端化人才缺口较大。这也限制了物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在安全环境方面,评价为4.24分。其中,货车超载超限治理的评价较低,反映了在这一领域的治理仍需加强。高速公路超限问题有所加剧,“大怪”双排车现象出现反弹,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
面对这些挑战与困境,物流行业需要寻求创新与突破,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外部环境变化。与企业应共同努力,优化政策环境、金融环境、通行环境等各个方面,为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物流行业现状观察报告
近期,物流行业的多重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通过对市场环境的深入调查,发现行业内存在一系列挑战与困境。报告以生动的文笔、丰富的文体,展现了行业的多面面貌。
一、行业乱象与竞争环境评价
在物流行业中,存在诸多不规范现象。例如,市场上出现了大量超长低平板半挂车套牌、翻新车辆泛滥的问题。这些车辆违规进入普货市场,日常缺乏检测,安全隐患极大。更令人震惊的是,合规车辆被非法改装,部分箱体严重超长、超宽、超高,对道路通行安全构成威胁。近期,部分用于运送快递轻泡货的车辆,箱体容积甚至达到惊人的200立方米,远超标准箱体容积,这不仅挤压了合规企业的生存空间,更导致市场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大吨小标”的存量货车规模庞大,对合规黄牌货车造成了巨大冲击。这些乱象背后,反映出市场竞争环境的严峻。数据显示,物流企业对竞争环境的评价总体较低,不正当竞争问题尤为突出。调研发现,低价竞争、价格低于成本等过度竞争手段屡见不鲜。部分企业为拉低市场运价水平采取超限超载、非法改装等手段。货主甚至要求承运人超载运输以降低成本,扰乱市场秩序。这些行为不仅加大了交通安全风险,还导致合规企业难以参与竞争。值得关注的是,《食品冷链物流卫生规范》等强制性标准的执行情况也不容乐观。资质不全的冷库以低价扰乱市场,对合规企业造成巨大冲击。这些现象反映出物流行业的竞争环境亟待规范与改善。
二、诚信环境与创新环境待加强
图表展示了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分布情况,清晰地揭示了物流行业的战略态势。
总体来看,物流企业的战略导向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在面临复杂市场环境的时候,多数企业采取了相对保守的战略。调查数据显示,近六成的企业选择维持现状经营,这表明他们在面对不确定因素时,更倾向于稳定自身业务,观望市场变化。也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企业选择扩张战略,积极寻求市场机会,力图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不到两成企业选择了紧缩战略,他们可能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需要调整战略以应对挑战。
对于未来的收入预期,企业持谨慎乐观的态度。近四成的企业预计2023年的收入将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大部分预计增长将在5%-20%的范围内。也有近四成的企业预计收入将与去年持平。这表明,尽管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大多数企业对未来的发展仍持有积极的预期。
在年度发展目标的信心方面,约四成半的企业对完成2023年企业发展目标任务充满信心,四成多的企业则持观望态度。虽然有一部分企业的信心稍显不足,但总体来看,大多数企业还是对完成年度目标抱有信心的。
物流企业在面临复杂市场环境时,其战略选择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在谨慎乐观地看待未来收入的大多数企业仍对完成年度目标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