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鸣:新环境下,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走向
应对新环境: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的策略调整
面对日新月异的医药行业环境,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如何调整策略以应对挑战?以下是医药物流分会副会长秦玉鸣在国际医药供应链峰会上的演讲精华。
一、医药行业的新环境分析
1. 审批取消与监管加强
2016年国务院决定取消第三方药品物流业务审批,旨在鼓励大型医药商业流通企业及物流企业开放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药品的特殊性使得许多地方加强监管,保证物流质量和安全。
2.“两票制”的影响
“两票制”使医药生产企业的成本迅速上升,物流、人工等成本增加。药品流通追溯对信息化管理的需求也在增长,企业需要投入更多资金在管理系统上。
3. 供应链创新与应用
商务部等多部门决定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希望医药供应链能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医药供应链的创新点众多,企业需要密切关注。
4. 监管环境的变化
食药监总局职能调整,药品监管的重要性、特殊性、专业性得到体现。行业监管只会越来越严,企业需要适应这一变化。
5. 消费环境的变化
消费者群体和消费场景的变化也是企业需要关注的。80后、90后的消费行为和电商、外卖培养的新消费习惯都将影响行业发展。
二、医药物流的新走向
1. 运营规范化
医药物流需遵循严格规范,政策解读至关重要。社会物流企业进入医药物流行业,需抓好物流质量,规范化是底线。
2. 管理精细化
降本增效是永恒的话题。医药物流企业通过精细的管理来降低成本是必然趋势。
3. 分工专业化
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鼓励企业走向专业化、特色化。验证等专业化工作应由专业公司承担。
4. 服务社区化、订单碎片化
新医改推动分级诊疗,医药物流服务走向社区化。订单碎片化趋势明显,企业需要适应这一变化,提供更灵活的服务。
面对新的医药环境,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需灵活调整策略,适应政策变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迈向社区化的物流服务:医药物流的未来趋势
随着社区服务的全面升级,未来的物流体系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近日与投资者的交流透露,社区内的各项服务,如洗衣、便利店、健身房等,将逐渐整合为无缝衔接的社区服务链。这其中,共同配送市场潜力巨大,反映了物流订单日益碎片化的趋势。这对传统物流配送中心而言无疑是一场挑战。我们考察台湾时发现,处方药管理的精细化使物流操作更加复杂。这不仅是对配送系统的考验,更是对服务品质的。在此背景下,社区化的物流服务模式应运而生。这不仅是对物流体系的一次重塑,更是满足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的重要步骤。
随着网络的化拓展,二三线乃至乡村地区的物流网络如何覆盖成为焦点。如何实现更深层次的配送,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共享网络资源的理念逐渐崭露头角。在南京的餐饮供应链峰会上,麦当劳和肯德基等企业的声音透露出他们对物流成本的担忧。共享网络资源的真正意义在于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然而这一切的实现并非易事,这需要众多企业共同合作、资源共享,打破原有的信息孤岛局面。正如企业开始追求信息共享与技术进步,越来越多的自动化、无人化的仓储设施应运而生。新的保温技术也为医药冷链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革。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医药物流领域不断突破新的边界。
人才战略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在人才方面的布局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战略之一。我们积极与高校合作,推动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以期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更多成果。德邦在此方面表现突出,其年轻化的管理团队以及管培生战略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活力。数据化趋势也在快销行业得到了充分体现。预测订单已成为现实,医药领域的慢病管理部分与大数据的结合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未来将有更多常态的需求能够被预测和满足。随着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化趋势的推进,供应链的协同、医药供应链市场的国际化也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中国企业走向国际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医药物流市场的国际化同样值得关注。未来的医药物流行业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前景。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服务体系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和服务品质要求。[diy=diycontentbot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