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环境对过敏儿最好
什么样的环境对孩子们最好?——以过敏儿童为中心的环境优化建议
对于家有过敏儿的家庭来说,如何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是每位家长深切关心的问题。当今社会富裕,我们应该怎样为孩子打造一个优质的生活环境呢?关键在于观察并尽量避免周边环境的过敏原,保持空气的新鲜与清洁。
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我们必须对居家环境进行过敏原的控制。台湾常见的过敏原包括尘螨、蟑螂、宠物皮屑、毛发以及霉菌等。了解这些过敏原的特性,采取相应措施消除它们,是每位家长的责任。
尘螨,肉眼难以察觉的小生物,却可能是孩子们健康的隐形杀手。九成以上的过敏儿童对尘螨呈现阳性反应。它们主要以人为动物脱落的皮屑、指甲、毛发为主食,喜好生长于床褥、枕头、地毯等地方。为了消除这些不速之客,我们应选择室内家具为平滑木材、塑胶及瓷砖材料,避免使用地毯;家具表面也应选择木质、塑胶等光滑质料。卧室作为孩子们待在家里最长时间的地方,一定要特别重视。床铺的构造应该使用木板、金属或水床,寝具则尽量选择合成纤维质料。要注意窗帘、玩偶与衣物的材质选择,避免毛绒或粗糙难以清洗的材质。
除了尘螨外,蟑螂也是一大过敏原。蟑螂的壳屑和分泌液具有高度的致敏性。很多家庭可能认为自己家中没有蟑螂,其实它们可能从下水道偷偷爬出。除了清理食物残渣外,我们还应注意避免蟑螂接触到日常使用的餐具,并确保家中水道出口的畅通。
霉菌在潮湿的季节特别活跃,如浴室、厨房和储藏室等潮湿地方是它们的温床。当孩子们吸入霉菌的孢子或菌丝碎片时,就可能引发过敏症状。保持室内干燥、通风和清洁是预防霉菌过敏的关键。
对于霉菌过敏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的世界仿佛充满了一片神秘的禁地。地下室、落叶堆积的角落、废弃物的堆积处、草堆和谷仓等地,这些地方如同隐形陷阱,霉菌在此孳生,无声无息地等待着过敏者的到来。霉菌过敏儿一旦踏入这些区域,无疑会引发过敏的困扰。如果必须前往这些地方,他们最好佩戴上口罩,同时保持室内湿度在50%以下,保持通风,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霉菌的侵袭。
那些家中的宠物也可能成为不速之客,带来潜在的过敏风险。《清除不宿之客——来自猫、狗的过敏原》一文深入了动物的过敏原如何引发急性或慢性过敏疾病的问题。研究表明,动物的过敏原主要来自于Lipocalinss蛋白质家族。尽管不同动物的过敏原在人体内可能诱发类似的过敏症状,但其分子结构和免疫相关机制却各有不同。
空气中的猫狗过敏原大小在1微米到20微米之间,每克灰尘中的含量约为1微克到3000微克。瑞典学者对学童在校环境的宠物过敏原进行了调查,发现许多过敏原存在于学生的衣物上。教室中的过敏原浓度足以使对猫狗过敏的气喘学童引发气喘发作。猫的过敏原主要来源于体内腺体(如唾液腺、皮脂腺等)的分泌,然后附着在皮肤或毛皮上。由于它们的黏滞性较高,这些过敏原也常黏附在室内墙壁或器具表面。
对于宠物爱好者来说,除了猫和狗,兔子、老鼠、鸟等其他宠物也可能成为过敏原。虽然较为罕见,但预防过敏的措施同样重要。室内绝对禁止养宠物是一个有效的预防措施。如果一定要养宠物,应该养在室外或者尽量远离卧室,并经常为宠物洗澡,至少一周一次。有趣的是,近期有研究表明,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如果生活在有养猫的家庭环境中,可能会降低以后发生过敏疾病的风险。在预防过敏的我们也应该关注宠物和人类之间的微妙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