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优化 实力越发雄厚 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
在激荡的全球化浪潮中,中国正以其强大的企业实力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心。数据显示,我国有高达133家企业在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企业榜单——世界500强中占据一席之地,数量之多,傲居全球之首。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更是对无数企业和企业家辛勤努力的肯定。
从“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各类市场主体数量突飞猛进,突破了一亿户大关,至今已达到惊人的1.34亿户。在这一壮丽景象的背后,是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和市场活力的不断激发。
习近平总书记的深邃论述指引着改革的方向,强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全面实施,清除了一路上的障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让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充沛。
国有企业在改革中不断壮大,实力持续增强。预计今年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将接近69万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近一半。而民营企业也在这场改革中崭露头角,500强门槛显著提升,创新创业创造热情空前高涨。中小企业的数量也实现了近一倍的增长。
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为企业家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以前所未有的便利,让企业注册流程大大简化,企业开办时间进一步缩短。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的出台,为企业减轻了负担,激发了市场活力。面对疫情的挑战,我国更是推出了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措施,展现了对企业的鼎力支持。
国企改革的深入推进,不仅优化了企业的“体质”,更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从中长期激励机制到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从混改到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国企改革步履稳健。民间投资领域的拓宽,让民营企业有了更为广阔的投资空间,从基础设施到高科技领域,民营企业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在这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动下,华为等一批民营企业已经成长为世界级企业,展现了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一成就不仅令国人骄傲,也让世界瞩目。中国的市场主体实力强大、活力充沛,正向着更高的发展目标迈进。——坚定步伐,创新发展,让市场主体更具竞争力。
C919大型客机翱翔于蓝天,北斗卫星完成全球组网,自“十三五”以来,这些创新成果让世界瞩目。从关乎国计民生的大型项目到日常百姓生活的细微之处,高铁、共享单车、网购等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彻底改变了亿万人的生活。
自“十三五”以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愈发显著。2019年,我国企业的研发经费达到了惊人的16921.8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对全社会研发经费增长的贡献高达68.5%,为社会研发经费增长贡献了8.6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18.8万家企业积极投身于技术创新活动,占比高达49.6%,显示出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活跃度和实力。
“十三五”期间,国家致力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相关部门不断优化调整政策,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鼓励创新政策。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马彬介绍称,2016年至2019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企业累计达到84.3万户次,累计申报研发投入高达5.2万亿元,共计减免企业所得税超过8730亿元。
置身于充满活力和潜力的中国市场,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十四五”时期,各类市场主体必将以更强大的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实现更大贡献注入强劲动力。
展望未来,“十四五”规划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片肥沃的土壤中,企业如同茁壮的树苗,扎根深处,吸收着改革开放释放的充足养分。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各类市场主体将在“十四五”时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无论是新技术、新业态,还是提升产业竞争力,都将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让我国在全球舞台上更加自信地展现创新大国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