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加减乘除” 优化营商环境
近日,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客服专线正式开通,全天候智能化地受理企业咨询、诉求和意见建议。这一重要举措是该集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缩影。
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龙强调:“优化营商环境是港口发展的核心软实力。”他深刻理解,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推动发展,更在于满足客户需求和提升竞争力。
在服务效率方面,连云港港口一直在做“加法”。他们以树立“品牌意识”为核心,积极提升服务效率,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赞誉。
就在去年12月,多家港口客户如同烜物流、中铝集团等纷纷向集团赠送锦旗。某清晨,同烜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焦急地致电东方公司马腰作业区调度室,请求紧急转运一票铬矿。调度田克军迅速响应,迅速调整机械劳力,确保船期不受影响。他不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资源再分配,还积极协调后勤及生产单位,通过现场送午餐、轮换作业等方式,确保生产连续不间断,最终成功保障铬矿及时装船。
深化服务革新,港口流程更简洁
港口,作为物流枢纽的心脏地带,积极响应优化营商环境的号召,不仅在线下而且在线上都大幅度简化了服务程序。这一变革得到了广大客户的广泛赞誉。
线下方面,新苏港码头公司推出了全天候一站式服务,打造了一种全新的服务理念。从船舶的接卸到货物的出港,每一个细节都得到了精心照料。他们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供24小时无间断的服务。他们以“一个窗口对外,一个流程办结”的原则,整合了办单受理、费用结算、服务监督等各项业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让客户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这种服务模式转变不仅提高了效率,也使得现场运作更加繁忙有序。
新东方集装箱码头公司则通过协调货代和船公司,成功开辟了前往圣彼得堡的北冰洋航线。这一新航线的开通极大地缩短了物流时间,并且采用直达海运的方式,简化了货运手续,降低了中转和换箱的概率,为客户节省了运输成本,极大地提升了运输效率,赢得了中国和欧洲客户的极高评价。
线上服务同样出彩。港口致力于实现服务零距离,紧密关注生产运营的关键环节,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为客户提供高效的线上服务。集团开发的“公路港自助进港小帮手”和“东方装车小助手”等便民程序,司机可以通过这些程序自主办理装卸申报,通过建立与码头单位的信息互通机制,有效避免了因信息误差导致的矛盾纠纷。其中,“云港e路通”这一全港访客服务小程序的推出更是亮点十足,它包含了主体港区的所有重要位置信息,支持多种地图应用,操作简便,无需下载,为外地来连司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服务质量的提升上,港口始终秉持“经营意识”,像“店小二”一样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他们通过不断打磨高品质服务,实现了服务质量的倍增。这是港口在排除万难、争揽客户拓市场的关键所在。他们始终坚信,服务的品质就是企业的生命,只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才能赢得客户的信赖和市场的好评。在日常运营中,新圩港公司不仅确保每位客户都有专职业务专员全天候提供跟踪服务,更通过货运信息平台连接市场各环节,为客户发掘更多商机。2022年,该公司与北方多个港口进行了深入互访交流,并达成了战略合作的意向。通过港口间的联动合作,公司与客户实现了“互惠共赢”。新圩港还通过与贸易商共同开发焦煤业务,紧密合作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吸引了一批业内领军企业,为他们量身定制便捷的物流方案,进一步增强了客户与公司合作的信心,逐步在区域内建立了焦煤的集散中心。
新苏港码头公司在做好基础服务的推出了定制化的服务策略。他们实施了“全员质量管理”机制,确保从始至终对货运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管。进口船舶货物的交付实现了“零”亏吨。公司还开展了“一对一”的贴心服务,促进港口、海关、货代等多方协同合作,提高了多式联运的效率,打造了业务协同的新模式。例如,他们引入了集装箱自提运输模式,为客户提供门到门、点对点的全程服务,货物无需落地即可实现“一箱到底”。
在当前经济面临空前的下行压力时,作为国有企业,港口为客户提供了减费降费的服务,这无疑是让客户感受到最直接、最现实的“暖心”服务。新苏港在集团指定的网站上公开港口费用价格,并根据市场情况实时更新。他们严格落实集团的大客户政策,实行港口费一价全包,最大限度地惠及客户。在主要矿石运输业务办理上,与市场行情相比,他们形成了明显的成本优势。
新海湾码头公司则换位思考,坚持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根据市场规律动态调整费率政策。他们通过主动走访了解客户需求,并推出免堆存政策,如免堆1个月、3个月、6个月等。这一举措不仅稳定了货源,还放大了赣榆港区的区位优势和竞争优势,为其持续做大做强提供了发展的动力。
连云港港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系统、深刻、全方位的“塑造”工程。短期内需要清除障碍、消除弊端,但不可能一蹴而就。长期的目标则是“培育品牌”,需要牢固树立“服务”思维,做好“加减乘除”,靠优质服务抓住客户的“货”和“心”。只有提供“好服务”,才能凝聚起港口建设发展的强大合力,全力塑造港口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