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生长要求温暖多湿的环境,适于在炎热多雨
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莲藕得以茁壮成长。它的生长周期从北方的终霜后7~8月份成藕开始,到立秋前后采收,再到南方3~4月上旬的栽种,充满了对生命力和适应性的颂扬。
对于种植莲藕的土地选择,深厚、疏松、腐殖丰富的肥沃土壤是最理想的选择。湖泊、池塘和水稻田经过适当的改造,都能成为莲藕的优质生长地。水深控制在35~36厘米左右,同时施用大粪干和鸡粪等肥料,为莲藕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
在栽植环节,选择顶芽完整、莲藕身肥大、藕节细小、后把粗壮的母莲藕或充分成熟的子莲藕作为种藕。挖莲藕时需注意保护顶芽,按照品种特性确定栽植密度。栽种时的池塘水不宜过深,保持7~10厘米即可。在扒好的浅沟中,将种藕倾斜埋在泥土中,稍微露出水面。栽过的莲藕方向要交互排列,使其分布均匀。
在莲藕田的管理过程中,除了合理的施肥和调节水位外,还需要注意荷叶的管理。荷叶未封行前要及时除草,荷叶封行后则不宜下水除草以防损伤莲藕株。采收的时机和方法也十分重要,部分老叶可以摘去晒干作为包装材料。摘叶时要注意方法,避免折断叶柄造成植株腐烂。
莲藕生长过程中的转藕头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当莲鞭伸长较快,卷叶接近田边时,应及时将藕头向内拨转。转藕头应在中午进行,避免折断嫩藕头。
莲藕的种植和管理是一项细致而富有技巧的工作。从土地的选种到种藕的挑选、从施肥到调节水位、从除草到转藕头,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照料和科学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莲藕的健康成长,最终获得丰收。
(7)莲藕的收获与储藏
随着终止叶的出现,叶背的微红色调预示着莲藕的成熟。在多数叶片仍保持青绿时,嫩莲藕便可采摘。从处暑至次年春季,随时都可收获。对于嫩莲藕的采摘,需先将水域的水位降低但不排干,找到终止叶和后把叶,其下便是新莲藕。轻轻掏空莲藕身下的泥土,便可将整个莲藕安然拖出。
对于湖泊及深水塘中的莲藕,首先应将靠近田埂1.5米范围内的莲藕全部挖掘出来。在田中央,每隔两米留30厘米的部分不挖,或者选择采集亲莲藕的前两节,留下一节子莲藕作为来年的种藕。
莲藕的产量因品种和生长环境而异。早熟莲藕品种一般亩产在7000至10000千克之间。深水晚熟莲藕的产量则在750至900千克/亩之间。对于湖泊中的新莲藕,首年的收获量大约在250至300千克/亩,第二年可收约500千克,到了第三年,产量最高可达到750千克/亩。经过5年以上的生长,产量会逐渐降低,到了7至8年时,莲藕植株衰老变黄,此时需要更换新种重新栽种。
关于莲藕的储藏,由于莲藕不耐贮藏,因此在低温环境下最多只能保存一个多月。在储存时,应选用老熟、完整、带泥且无损伤的莲藕。最佳储存方式是用泥土将其埋藏,并保持冷凉湿润的环境。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源自网友的贡献,所表达的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本文存在涉嫌抄袭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通过以下邮箱进行举报:3933150@qq或907991599@qq。经查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