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环境污染威胁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以为只要躲在家里就能远离空气污染,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专家指出,中国城市中的大部分居民所呼吸的空气并不清洁,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空气污染都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近日,国际生态经济协会举办了一场关于“中国城市公众环境空气与健康影响预测报告”的研讨会。在会议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员戴自祝发表了一篇令人深思的报告,主题是关于公共室内环境与健康的预测研究。
戴自祝强调,人可以几天不吃饭、不喝水,但离不开空气。相比于食物和水,空气的挑选更为困难,因为人的呼吸系统免疫力远不及胃肠道。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室内空气污染每年导致全球超过四百万人的死亡,而室外空气污染导致的死亡人数稍少,但数量依然惊人。更值得注意的是,室内空气污染似乎比室外更加严重。
戴自祝进一步解释了这一观点的原因。他指出,尽管室内污染物的浓度一般不会超标,短期内可能没有明显影响,但长期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成千上万的污染物同时作用于人体,会产生复杂的协同或相加作用。这些污染物大多源于人的日常活动,如吸烟、使用家用消毒剂和杀虫剂、电器的粉尘以及建筑装修和家具等释放的甲醛等。这些污染物对身体的长期影响不容忽视,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
那么,如何应对室内空气污染呢?戴自祝提出了几个建议。首先是从源头控制污染,选择绿色建材和装饰材料,慎用化学品等。其次是减少暴露机会和加强通风换气。尽管通风换气是改善空气质量的关键,但在室外空气污染严重的情况下,应避免直接通风,考虑对室外空气进行净化。创造室内清新健康的空气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北京市已经开始调研居住建筑和公用建筑的新风系统政策,以期在“十三五”期间推动建筑节能标准的改进。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无论我们是在室内还是室外,空气质量问题都不容忽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和保护我们的环境,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共同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