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2022年我国居民环境健康素养水平达18.8%
今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数据,揭示了我国居民在环境健康素养方面的监测结果。这份报告所描述的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数字,更是我们国家公民在环境保护和健康意识方面不断提升的有力证明。
环境健康素养,是一种公民对生态环境价值的认知,是对健康与生态环境之间紧密联系的深刻理解。它不仅包括了解生态环境保护与风险防范的知识,更涵盖了践行绿色健康生活方式,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自身健康的实际行动能力。
这份监测报告覆盖了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抽取了188个县市的752个行政村的15至69岁常住居民作为监测对象。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和详尽的问卷调查,我们获得了宝贵的有效数据。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与付出,也是我们国家环境健康素养不断提升的见证。
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的环境健康素养水平在短短四年内,从2018年的12.5%跃升至2022年的18.8%。这意味着在我们国家,每100个年龄在15至69岁的人中,已经有近19人具备了基本的环境健康素养。这一显著的提升,不仅超额完成了《健康中国行动》提出的目标要求,更展示了我国公民在环境保护和健康方面的巨大进步。
环境健康的分类素养中,虽然基本知识素养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但依然处于较低的状态。与此基本行为和技能素养水平的提升则相对缓慢。这表明,虽然我们已经在环境健康理念上取得了重要的进步,但在实际行动和技能的掌握上还需要更多的努力。\p>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农村居民的环境健康素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但与城市居民相比,差距依然较大。这可能是因为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等方面的差异导致的。无论城乡,青少年环境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都是最为显著的。这表明我们的年轻一代在环境保护和健康方面有着更高的意识和更积极的态度。\p>环境健康素养的提升,不仅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我们国家公民环保意识和健康观念的觉醒。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关注和参与的事情。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了我们自己和下一代的健康,努力提升环境健康素养,践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p>这些数据不仅展示了我们的进步,更是对我们未来的期许和鞭策。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的中国将更加美丽、健康、和谐。(总台央视记者 蒋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