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上不止有水还有冰 还有望造出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
火星是否适合人类居住,这个问题一直在科学界激起热烈讨论。从初步的探索中,我们已经知道火星上存在着水的踪迹,这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要素之一。而在最近,欧洲太空总署(ESA)的探测器为我们带来了更多关于火星的惊人发现。
早在2015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就确认了火星上曾存在水源,这一发现极大激发了科学家们的热情,他们对在火星上找到有机体的可能性充满期待。而最近,ESA的Mars Express卫星摄影机记录下了火星上古老河流——马沃斯谷(Mawrth Vallis)的遗迹。
这条古河全长约600公里,深度达到2公里,其遗迹从克里斯平原(Chryse Planitia)开始,沿着古河河道向北延伸,形成南高北低的地形。通过影像资料,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古河遗迹外,河岸上还有许多撞击坑,这些坑洞的存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40亿年前。
在古河遗迹中,我们可以看到深浅不一的沉积物。这些沉积物中含有硅酸盐类矿物和泥土,科学家认为这些物质能够为微生物(有机体)提供良好的保护。如果未来在ExoMars 2020或其他火星任务中选择在此地降落,或许可以将这里打造出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场所。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尽管科学的力量是伟大的,能够在火星上创造出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只是时间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即使有了这样的环境,又有多少人能够有实力或者能力移民到火星呢?更何况我们是否应该大规模迁移到另一个星球而忽略地球上的资源和环境呢?我们必须深思这个问题,并在尊重和保护地球的同时考虑未来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积极保护地球上的资源和环境质量同时不断研究和探索太空科学以期在未来做出明智的决策。无论是对于火星的探索还是对于地球的保护我们都应该保持热情和关注并努力为我们的未来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