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军:八年飞了几千架次 用无人机探寻环境问
我叫杨海军,一位从事环境航空遥感监测的工作者。自2009年起,我在卫星环境中心工作,主要工作内容是利用无人机技术对环境进行监测。我们的团队利用各种飞行器,包括无人机、飞艇和气球,搭载传感器来监测水、大气、生态等多方面的环境状况。在环境监察、应急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等领域,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应用工作。
在以往的环境执法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挨家挨户地敲门,逐一检测企业的排放情况。但如今,有了无人机的帮助,我们可以轻松地在空中对园区进行监测。搭载气体监测吊舱的无人机,无需进入企业大门,就能发现排放问题。目前,我们利用无人机发现的污染点位准确率已超过70%。
无人机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多次获取同一地点的信息,形成历史影像库,方便我们进行对比。一旦发现排口或污染物,我们会立即向地方提交相关信息,协助他们进行治理。治理后,我们再次利用无人机技术对同一地点进行监测,通过历史影像对比,评估治理效果。
起初,我们在开展工作时,地方上存在一定的抗拒心理,有时会希望我们能少发现一些问题。随着我们的工作逐渐展开,他们的观念开始转变,从逃避问题变为主动发现问题。从2011年至今,我们的无人机已经飞行了数千个架次。
最近两年,我发现问题解决的速度越来越快,这证明地方对我们的环保工作越来越重视。这让我深感欣慰。虽然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少,但我深知我们的使命是为了让家园变得更美好,环境更优美,天空更蓝。
尽管日常工作繁忙,但我始终坚守初心,致力于环境保护事业。我深知,每一个小小的努力,都是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共同为我们的家园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