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益于睡眠的环境
什么样的环境最有益于睡眠呢?
一个优雅宁静的环境,光线柔和,温度适中,对于让人进入甜美的梦乡至关重要。对于睡眠环境,我们有如下几点要求:
环境的安静是睡眠的基本前提。嘈杂的环境会使人心神不宁,难以入眠。卧室的窗口应避免朝向繁华的街道或嘈杂的场所,必要时可添加隔音设施。
光线的昏暗有助于入睡。强烈的灯光会导致睡眠浅,容易醒来。床铺应设在室内幽暗的角落,或者使用屏风或隔窗与活动场所隔开。选择冷色调的窗帘也有助于入睡。
卧室的温度和湿度也要适宜。室温一般以20℃为佳,湿度以60%左右为宜。室内空气要新鲜,白天应保证阳光充足,空气流通,避免潮湿和污浊的气息滞留。
那么,什么样的气象条件最有利于睡眠呢?实际上,对于气温的舒适感不能仅从单一的气温来衡量。不同的人因为体质、皮肤状况以及穿着的衣服不同,对气温的感受也会有所差异。综合考虑与气温相关的湿度、风等气候条件,才能更好地评估人体对气温的舒适感。
实验室里的实感气温实验告诉我们,在冬季,当气温在17.2℃至21.7℃之间时,有一半的实验者感到舒适;在夏季,则是18.9℃至23.9℃。有三种气象条件会让实验者的感觉相同:一是气温17.7℃,相对湿度100%,风速为0;二是气温22.4℃,相对湿度为75%,风速为0.5米/秒;三是气温25℃,相对湿度为20%,风速为2.5米/秒。由于人们在上述三种气象条件下感觉最舒适,因此这样的气象条件最有利于睡眠。
那么,自然界里是否存在绝对安静的睡眠环境呢?实际上,无论什么时候,自然界都不可能绝对安静。即使在深夜,“万籁俱寂”,也依然会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存在。对于“安静”应该有正确的理解与认识。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们心理的健康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刺激,包括声音刺激。对于一般不可避免的嘈杂,我们应该学会容忍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