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美琳:环境污染或是肺癌高发的主要原因
XXXX年XX月XX日,第十届中国肺癌高峰论坛在广州盛大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肿瘤领域顶尖专家汇聚一堂,深入探讨肺癌小分子靶向药物的耐药性问题及其应对策略。作为此次大会的主席,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的肺内科首席专家廖美琳教授接受了的专访。她指出,环境污染可能是肺癌高发的重要因素。
随着冬季的到来,雾霾天气和PM2.5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廖美琳教授指出,PM2.5与肺癌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她表示:“空气颗粒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可以直接进入机体肺泡,这些细微颗粒携带的重金属、废气、感染细菌等致癌因子都可能引发肺癌。”她还透露,医院体检中发现了多例肺癌患者,尽管他们没有吸烟习惯、家族病史或接触致癌因子,但仍被诊断出患有肺癌。这些案例引发了他们对城市空气污染导致肺癌的怀疑,并正在进行相关临床研究。
面对雾霾天气,许多市民选择戴上防护口罩。廖美琳教授表示,普通口罩对于防护PM2.5效果有限。她说:“真正有效的防护口罩往往不透气,佩戴起来非常不舒服。”她呼吁、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改善空气质量。
在肺癌治疗方面,廖美琳教授强调要把握治疗的最佳时机。她指出,虽然早期发现肺癌非常重要,但过于早期的治疗也可能带来挑战。她说:“肺癌从早期发展到中期的时间因人而异。虽然提倡越早治疗越好,但病灶过小可能导致医生难以准确诊断和治疗。”
目前国际公认的用低剂量螺旋CT筛查早期肺癌是非常有效的。廖美琳教授解释说,主张使用低剂量CT主要是出于减少辐射的考虑。她提醒,持续咳嗽一个月以上并伴有刺激性呛痰可能是肺癌的早期症状。40岁以上、有吸烟史、接触致癌因子或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CT筛查。
,。内容合作请联系邮箱联系方式:XXXXX-X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