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长沙五一大道

环保要闻

上峰水泥吞环保苦果5年再融资为零 频遭监管处罚

来源:www.huanbaole.com    编辑: 环保网     时间:2025-08-01点击:

浙江俞氏家族成功推动上峰水泥借壳上市(股票代码:000672.SZ),然而过去数年里,该公司因环保问题多次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再融资之路也屡屡受挫。

今年5月底,上峰水泥再次因环保信息披露问题受到证监会甘肃监管局的行政处罚。公司因一年前环保违规未发布公告而受到罚款40万元,公司董事长俞锋等三名高管也因此受到处罚。据悉,这次被罚的原因在于公司重要子公司上峰建材通过干扰检测系统掩盖大气污染,被当地监管部门发现并受到处罚。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上峰水泥受到的监管处罚远不止这些。早在2015年,公司子公司铜陵上峰就曾因欠缴排污费、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等问题被环保部点名批评。这些环保问题的频发不仅导致公司的定增、配股计划失败,也使再融资陷入僵局。近年来,上峰水泥发展缓慢,公司总资产一直在60亿元左右徘徊。

与此公司重要股东开始密集减持套现。据长江商报记者初步统计,近两年已有三名股东套现超过12亿元。

针对公司的环保及再融资问题,长江商报记者多次致电上峰水泥,但一直无人接听。挑战环保底线的行为已经让上峰水泥的再融资之路充满挑战。尽管公司一直在寻求融资以推动业务发展,但环保问题始终是其难以逾越的障碍。

除了环保信息披露违规外,上峰水泥在公司治理、财务管理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频频受到监管部门的关注和处罚。据公司公告,过去几年中,上峰水泥涉及董事违规交易股票、关联交易信息披露违规、公司治理结构不规范、内部控制失效、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甚至曾收到深交所发出的监管函,涉及公司董事在季报披露窗口期违规购买自家公司股票。公司还牵涉一起未披露的受贿案件。

这些负面事件不断浮出水面,对股价形成了巨大压力。在近两个半月的时间里,上峰水泥的股价下跌超过三成。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而对于上峰水泥来说,如何在短期内解决这些问题并恢复市场信心,成为其面临的最大挑战。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上峰水泥的前十大股东名单出现了几大重磅股东的身影。其中,持股超过5%的重要股东有四名。控股大股东上峰控股集团持股占比高达32.27%,稳居第一大股东地位。而在其背后,南方水泥、铜陵有色以及浙江富润等股东也是该公司的坚实后盾。早在2012年,南方水泥便通过受让股权的方式,获得了铜陵上峰的部分股权,成为了第二大股东。随后的几年中,经过一系列的股权重组和增资,上峰建材成为了借壳ST铜城的主体。此时的南方水泥已经成为公司的核心股东之一,持股占比达到了惊人的21.77%。随着限售股的解禁,部分股东开始减持手中的股份。南方水泥、浙江富润以及铜陵有色纷纷开启减持模式。南方水泥一口气减持了数千万股份,浙江富润和铜陵有色也同样减持了大量的股份。统计数据显示,这三大股东合计减持的股份占总股本的近三分之一。随之而来的便是大量的套现资金流出,粗略估计超过数十亿。而在此背景之下,上峰水泥的发展速度却显得有些缓慢。尽管公司的资产总额在近年来有所增长,但相比其股东的减持行为,似乎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二级市场上的表现也同样不尽如人意。股价的高点已经过去,目前的股价较之前已经有了明显的下跌。昔日的发展巨头似乎陷入了困境。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是市场的大环境使然,还是公司内部的管理问题?这无疑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这场股权变动背后的故事不仅仅关乎这些股东的切身利益,更关乎上峰水泥未来的发展走向。股东们的减持行为无疑是市场的一种信号。对于上峰水泥来说,如何面对股东的减持,如何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如何重新获得市场的信任,都是摆在这家公司面前的重要课题。而这场股权变动的背后,又是否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市场逻辑和企业运营策略?这需要我们深入探究。尽管市场风云变幻,但我们依然期待上峰水泥能够逆境崛起,再次展现出其在行业中的强大竞争力。毕竟,这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发展历程,更是关于坚持、挑战和未来的故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