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多家公司因环保违规问题领罚单 监管部门正紧盯
近期,某上市公司因环保违规行为被央视财经频道曝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该公司倾倒工业废渣、排放工业废水,严重破坏周边生态环境,其恶劣行径令人震惊。对此,生态环境部迅速行动,联合证监会对该公司实施了严厉的联合惩戒。
ST三维公司因此事被当地证监局立案调查,并受到深交所的处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个例。在两会之后,生态环境部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强。
一个月内,多家上市公司和挂牌公司因环保问题收到罚单。环保问题已成为证券监管部门密切关注的重点。按照证监会规定,近36个月内存在环保违法行为并受到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的公司,不得公开发行股票。
污染排放是当前环境治理的重点。煤炭、冶金、化工等重污染行业的废渣、废气、废水的排放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一些公司因环保设施运行不正常或排放超标而受到处罚。例如,龙华薄膜公司因涂覆生产车间废放量超标而被罚款。天晟药业及其全资子公司也因污水和SO2、烟尘超标排放问题受到处罚。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公司必须确保环保设施与生产生活设施同步运行。否则,监管部门将毫不留情。多家新三板公司因环保设施故障或未经验收即投入生产而受到罚款。
环保问题无小事。从南京华格电汽塑业有限公司因废活性炭处理不当而受到处罚的案例可以看出,即使是看似微小的问题也可能引发严重的环保后果。
一些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忽视环保规定,未按照当地安监局的规定进行必要的检测,同样会受到严厉处罚。例如,海王股份在生产过程中未进行含量检测而受到处罚。还有上市公司因擅自变更工艺而未重新报批环评文件,导致被处以巨额行政罚款。
对于上市公司和新三板公司来说,环保问题是一个重大的风险点。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管和信息披露方面对环保问题持严格态度,沪深两大交易所和股转系统对此设置了明确的信息披露规定。公司必须严格遵守环保法规,确保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