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亏即巨亏 盛运环保陷困局
盛运环保:上市首亏下的风暴与挑战
自上市以来的第九个年头,盛运环保曾以其稳健的业绩和稳步的增长赢得市场的信任。随着2017年度业绩快报修正公告的发布,盛运环保亏损近13亿元的消息震惊了市场,这是其上市以来的首次巨额亏损。
盛运环保的困境并非突然降临。在业绩快报修正公告中,公司揭示了亏损的具体原因,包括其他应收账款大幅增加、担保增加或有负债、子公司销售合同调整、垃圾发电市场开发过程中的费用预提增加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公司在报告期内的归属净利润大幅下降。
盛运环保主要从事城市各类垃圾焚烧发电、农林废弃物焚烧发电等业务,上市之初,其业绩稳步增长,然而近年来面临挑战。尤其是在2016年,尽管公司尝试寻求转型和突破,但业绩仍出现大幅下滑。为了应对压力,公司正在筹划重组,试图通过收购天宏阳光投资有限公司控股权来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盛运环保近期风波不断。公司董事长开晓胜离职、其所持股份被冻结、涉及多项诉讼等消息接连不断。更糟糕的是,开晓胜为多项纠纷提供的连带担保导致其持有的盛运环保股份全部被冻结。盛运环保持有的金洲慈航股份也被司法冻结,这可能会影响到公司的资金安排和减持计划。
与此盛运环保的信用评级也被下调,主体信用等级由AA调降至AA-,并列入可能降级的评级观察名单。公司的新增诉讼情况也仍在继续,均因盛运环保未承担连带保证责任。这一连串的利空消息导致公司遭受重大压力,甚至因此遭到安徽证监局的警示和调查。
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盛运环保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公司需要稳定人心,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解释公司的实际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公司需要积极应对诉讼和冻结事件,寻求解决方案以保护公司的利益。公司还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以改善业绩并恢复市场信心。
盛运环保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其未来发展充满挑战与机遇。在公司业绩承压的背景下,公司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各种挑战,同时也需要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市场也期待着盛运环保能够成功度过这个难关,重新走上稳健发展的道路。董事长离任与股权转让的风波
盛运环保的一则公告掀起了市场的巨大波澜。公司的前董事长开晓胜决定辞去职务并溢价转让其持有的全部股权给新苏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公告揭示,开晓胜拟通过分次协议转让的方式,将其持有的股份悉数转让给新苏环保。这一过程中必须遵守证监会的规定。身为上市公司的董监高,开晓胜在任职期间每次协议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直接持股的25%。他在离职后的半年内不得进行任何股权转让,半年后的转让也不得超过25%。开晓胜的任期原本截止至2019年4月20日,但他选择在离职后待原任期满后,依法转让剩余的股份。他将放弃其在盛运环保的所有投票权,并促成新苏环保改选董事会。
这场股权转让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因为开晓胜拟以每股13元的价格进行转让,而这一价格相较于公司停牌前的股价9.24元/股,溢价超过了40%。这样的溢价无疑让人对这次交易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对此,市场普遍猜测这背后必有更深层次的动因。
新苏环保是一家专注于环保产业的国有集团公司,集投资、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于一体,致力于打造完整的环保产业链。该公司的法人代表是胡建民,注册资本为10亿元,成立于2017年9月。令人关注的是,新苏环保有意接手开晓胜持有的盛运环保股份,尽管这让人有些不解。据媒体报道,胡建民曾表示看好盛运环保所处的行业环境。但这场股权转让背后是否存在更深层次的战略布局或是其他动机,仍值得进一步关注。
关于这次股权转让的具体细节和背后的原因,北京商报记者试图联系盛运环保的董秘办公室进行采访,但电话始终无人接听。这无疑增加了这次事件的神秘感和市场的猜测。市场观察者将密切关注这一事件的发展,期待更多的信息披露以解开这场股权转让的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