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政策频出 百亿垃圾分类市场即将开启
近一个月来,环保政策频频指向“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百亿垃圾分类市场即将开启新的征程。垃圾分类市场化的步伐明显加快,不仅项目数量激增,千万级的大项目也频频落地。包括一些上市公司在内的企业,已经拿下不少垃圾处理订单,成为市场的主力军。环保及公用事业首席分析师邵琳琳认为,随着垃圾分类的普及,环卫作为对接生活垃圾的最直接环节,有望将垃圾分类开发成为重要的增值服务。垃圾分类可能成为环卫业务下一个发掘价值的热土。回顾近期的政策动向,垃圾分类处理已然成为关键词。今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明确提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围城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住房城乡建设部也在同一月份介绍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进展,并宣布将扩大垃圾分类的覆盖范围。国家发展改革委则出台了价格机制意见,要求建立健全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地方政策也相继出台。青岛提出力争实现垃圾分类处理能力的显著提升,而西安则致力于推进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的减量控制和资源化利用。西安还启动了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的提升改造,推行生态补偿机制,并完成了多项垃圾处理技术的升级。环卫企业在这个过程中频获订单。据统计,今年共有77个垃圾分类项目启动,项目累积中标金额超过5亿元。启迪桑德等环卫公司在其中占据较大份额,而联运环境更是收获颇丰。启迪桑德作为环卫行业的佼佼者,率先实现了云平台管理。该公司从前端收运到末端处理,是环保行业产业链最为完整的代表性企业之一。公司董事长文一波预测,到2020年,垃圾分类市场将释放超过200亿元的空间。龙马环卫作为国内领先的环卫装备和服务供应商,也在这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公开信息显示,公司近年来新签订单金额稳步增长,市场占有率也在不断提升。专家表示,很多环卫企业开始发力,将产业链向上下游延展。对于轻资产的环卫企业来说,拓展垃圾分类市场相对容易,也有利于从源头引导居民规范化投放垃圾,促进整体环卫业务的开展。随着垃圾分类市场化的推进,这不仅是一个环保领域的机遇,更是整个社会的绿色转型的重要契机。期待未来更多的企业能够参与其中,共同推动垃圾分类市场的繁荣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