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个别地区出现“癌症村”
环保部门近日公开发布了《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揭示了我国化学品污染防治的严峻形势。据了解,我国现有记录的生产使用化学物质高达四万种以上,其中有三千余种被列为高风险的危险化学品。这些化学物质中不乏具有腐蚀、爆炸、燃烧等高风险性质的物质,更有数十种已被国际公约列为需要严格限制并逐步淘汰的物质。这些化学品的存在,无疑给我们的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我国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如因化学品污染导致的“癌症村”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面对这种严峻形势,我国积极响应,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加强化工污染的防治工作。
此次规划明确提出了三种类型共58种(类)化学品作为环境风险的重点防控对象。这些化学品因其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被重点监控,其中包括一些具有急性或慢性毒性、生物蓄积性、不易降解以及致癌、致畸、致突变性的物质。这些化学品的存在和使用将对我们的生活和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威胁。
我国化学品产业结构和布局也存在不合理现象,环境污染和风险隐患问题突出。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淘汰或限制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在我国仍有规模化生产和使用。甚至有一些高环境风险的化学品生产能力正在向我国转移和集中。我国相关部门对于化学品生产和使用的情况掌握得并不全面,如种类、数量、行业以及地域分布等信息尚待进一步明晰。
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工作,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规,鼓励绿色生产,提高公众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应对化学品环境风险,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