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斯尼影片成环保卫士 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迪士尼的环保使命:超越荧屏的绿色卫士
在家长和孩子们的眼中,迪士尼影片总是充满了感人至深的故事和可爱的角色。剑桥大学的一项独特理论为我们揭示了这些动画片背后的深层含义——它们不仅对环保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更在悄然改变人们对绿色环保的认识。
剑桥大学教育系讲师大卫·怀特莱指出,从迪士尼的经典作品如小鹿斑比、《森林王子》的大熊巴洛,到《海底总动员》的小丑鱼,这些角色不仅仅是令人喜爱的角色,它们更是“未被歌颂的绿色环保卫士”。从迪士尼影片的早期作品如《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开始,这些动画片就在帮助一代又一代的儿童形成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例如,《小鹿斑比》强调了物种保护的重要性,激励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众多环保主义者。
怀特莱提到,尽管有些人对影片中的环保主题持有异议,甚至抵制,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影片在传递对大自然的尊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保护野生动植物、关注自然环境的形象如“白雪公主”和“灰姑娘”,已经成为儿童心中的偶像。而像《海底总动员》这样的影片更是被视为“我们这一代的寓言”,描绘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矛盾态度。
怀特莱在《迪斯尼动画的自然概念》一书中详细了迪斯尼公司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时期。在沃特·迪斯尼掌舵的1937年至1967年,以及迈克尔·埃斯纳管理期间的“迪斯尼复兴”时期(1984年至2005年)。书中提到这两位领导者都对野生自然和环境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只是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
迪士尼在影片中构建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朴素关系。早期的影片如《白雪公主》、《灰姑娘》、《小鹿斑比》和《睡美人》,展现了自然界田园诗般的美丽,可爱动物成为了影片中的盟友和密友。而随着影片的发展,从《森林王子》到《狮子王》和《海底总动员》,背景更为奇特,展现了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怀特莱认为,如果我们深入这些影片,就会发现它们为年轻观众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文化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他们可以“排练”并严肃的环境问题。尽管有争议,但迪士尼确实对环保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来自“地球之友”环保组织的托尼·朱尼珀也认同这一点。毕竟,迪士尼作为一个企业,也在努力建立一种重视环保的消费者文化。
迪士尼影片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它们也在悄然改变我们的观念,引导人们关注环保问题,成为超越荧屏的绿色卫士。